No Image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孔子曾說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人認為,現今社會的狀況與古代社會的情況大有不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做法已經是不合時宜。然而,我認為,在現今社會中,這個做法依然值得保留。

首先,階級制度在現今社會仍然存在。孔子之所以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之說乃是建基於禮制之上,每個人擁有其獨立的職位,各守本份,不肆意跨越職級。在現今社會,雖然沒有明文規定禮,但禮制是實實在在的體現於日常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譬如在一間公司中就有明顯的階級劃分,最高層的當然是董事,往下數,依次大概是行政總裁、各部門的經理等,最底層的就是普通職員,而各個職位的人員各有特定的責任,可能是作行政決定的,也可能是執行上級指令的.........

Read More
No Image

梅花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在一連串為老人家準備的活動完結後,我和幾位籌委終於鬆了一口氣。離開時,眼看種在門旁的梅花,不禁想起籌辦這次探訪活動的種種困難。的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我深深地體會這個道理。

還記得五個月前,我只是瑟縮在課室一隅的學生,過着單調、只有讀書的中學生活。我從來沒有參與任何課外活動,故認識的朋友也寥寥可數。我對班所舉辦的旅行、飯聚等的參與程度也理所當然的低。我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願接觸班上的事務。相比起號召力巨大的班長、班會主席,我只是九牛一毛的影響力。不過沒關係吧,我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保護殼中。

可是,當我沉醉在自己平凡的校園生活時,偏偏陳老師卻意圖把我從保護殼中拉出!「這次探訪老人.........

Read More
No Image

遵循傳統習俗看似十分迂腐,其實很有意義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天色矇矓,數輛私家車在種滿椰子樹的公路上飛馳,我睡眼惺忪地躺在車內,前座是舅父和媽媽,後座是我和一包包的紙錢,還有數隻雞鴨井然有序地放在地上。望着一幀幀的風景飛快地從眼前略過,平坦的水泥路漸漸變為凹凸不平的泥路,這顛簸的路途快將我震至昏迷,亦加深了我對這趟旅程厭惡。

家鄉海南文昌一直有個墨守成規的傳統習俗,那便是每逢清明節,四方的遊子和子孫都要千里迢迢地回來祭祖,連我這個正在為考試準備、遠在香港的孫女也不例外。正當我為這看似不合時宜的習俗抱怨時,放眼已是綠油油的農田,褐黃色的牛悠悠地踱步,與農田相映成趣,還有寥寥可數、破舊的拖拉車經過。我對這景色毫不陌生,甚至還點厭倦,厭倦了這不曉得隨時代步伐前.........

Read More
No Image

在風雨中走過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人生難免會遇到風雨。試以「在風雨中走過」為題,寫作一篇文章,談談你面對風雨的經歷,及從中所得到的領悟。

「日間大致天晴,局部地區有一兩陣驟雨,氣温……」不過是一兩陣似有還無的驟雨,無損我獨自遠足的雅興,我關掉天文台的網頁,背着輕巧的裝束,昂然向目的地邁進。不料,天有不測之風雲,才剛上山,身後烏雲緊貼着我的步伐,揮之不去。不消一會,烏雲掩蓋了艷陽,籠罩了山頭,我的心不禁隨着天色沉下去,一幕幕灰黑色的畫面在心頭泛起。

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內地經商,母親在家中悉心照料我們,生活可說是無憂無慮。可惜好景不常,父親的工廠連連虧本,母親與他在金錢上的爭執越來越多。家中的歡笑聲,漸漸被哭聲、罵聲取代,最後也逃不過.........

Read More
No Image

等待的意義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人生充滿等待,以往我常認為等待浪費了大好光陰,因而歎息連連;但這次的經歷,卻讓我對人生產生另一番體悟。

去年我參與了一個義工組織,負責籌劃郊外活動給低收入兒童。經過一連串準備後,終於到了正式服務日。當天小朋友的集合時間是十一時,而義工則要早兩小時回去作準備。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就在約十時左右,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負責活動的社工告訴我們,要等雷暴警告取消才可以通知家長,活動才能繼續。

當時要準備的物資我都已經準備妥了,就坐在一旁等暴風雨散去,同時把手提電話拿出來消遣。如是者一個小時過去,兩個小時過去,雨勢逐漸減退,但雷暴警告仍然懸掛。一向沒有耐性的我忍受不住這沉悶的煎熬了,我站起來,在房間裏四處徘.........

Read More
No Image

在風雨中走過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甫進舞台,熟悉的感覺,熟悉的燈光,熟悉的佈景,卻沒有熟悉的舞姿。曾經,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光芒四射的小女孩現在卻截然不同。跳夢的夢變得既陌生又遙遠,但我相信終有一日,我會站在比賽舞台上發光發熱,捲土重來。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第一次坐輪椅踏足舞台,我心中不禁泛起陣陣漣漪,浮現出種種昔日的往事…

自小我便被送進舞蹈學校,經過時間的洗禮,芭蕾舞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舞蹈就是我的全部。憑着舞蹈天份,我從小便在大小型的比賽中勇奪佳績,在舞蹈界享譽盛名,前途一片光明。而我的夢想亦是成為一名舞蹈界的表表者。

夢想離我很近,原來亦很遠……一年前,我接到國際青年舞蹈大賽的資格,有幸出國比賽,一展.........

Read More
No Image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不少個案指出,人際關係不好的人,無論在交友、婚姻、事業等各方面的表現都較不如意,所以我們應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是否同意「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試談談你的看法

社會上的名流,往往結識甚廣,可謂「四海之內皆兄弟」,故人們也就推崇人際關係,把它視作達至成功的關鍵,如此斷章取義,或許只能歸咎於人獨能見成功於物質上的狹義而不見成功於精神、道德上的真正意味。

無可否認,人際關係好的人善於籠絡人心,為其在達至名利上成功的路途上多添幾分安逸,甚至容許人抄一下捷徑,飛黃騰達,尤其在這中國人重親疏的社會,把自己的人際網絡盡量擴展,令社會上每一分子都成為自己的朋黨更尤其重要,好確保上位者在升遷議決上替你美.........

Read More
No Image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試以「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

獨自走在冷清的大街,十二月的北風迎面吹襲,我本能地扣上外套的鈕子,雙手懷抱於胸前,試圖阻擋無情的冷風竄進來。可惜,任憑我抱得多緊,始終無法驅散心底裏的寒意⎯⎯從心靈的空洞散發出來的凜風。

空穴來風,又豈會無因?今晚,一眾中學同學聚首一堂到酒家吃火鍋,以慶祝朋友一心大學畢業。自離開母校後,朋友們都忙於應付大學密密麻麻的測考,而我則因公開試成績強差人意而決定就業;說好聽點是「投身社會工作」,實則也不過是為三餐奔波勞碌。畢竟在這城市裏生存,若然沒有大學學位在手,也休想可以輕鬆快活。在天各一方的情況下,我與一眾中學的莫逆之交已.........

Read More
No Image

青少年競爭力不足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父母管教不周是造成青少年競爭力不足的主因,試談談你的看法。

相信大家對「港孩」這個稱呼並不陌生,於新聞報道、報紙等不難看到有關「港孩」的報道。「港孩」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對父母依賴性高,終致其競爭力不足。有指,父母管教不周是造成青少年競爭力不足的主因,我亦十分認同此看法。

父母不周的管教方式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包括過份溺愛型、忽略型及所謂的「怪獸家長」。我們姑且稱「怪獸家長」為「錯愛型的管教方式」。那麼,這三種管教方式又如何導致青少年競爭力不足呢?

於現今社會,似乎有不少家長都是採用溺愛型的管教方式。現時,大部份的夫婦都選擇不生孩子,或只生一個,因而出現不少獨生子女。父母因而將大部份的時間、.........

Read More
No Image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古人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不擔任這個職位,就不去參與、謀劃這職位的事務。

在現今的社會中,你是否同意「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試談談你的看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指不擔任這個識位,就不干預這個職位的事務,然而,現代社會早已不同於古時,我認為在現今社會中,即使不在其位,亦可適當地謀其政。

各司其職聽起來似乎每個人都安分守規,很有組織,但嚴謹地執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反而顯得人充耳不聞、萬事不理。以古時韓昭候之事為例,韓昭候因酒醉倒,負責管理帽子的下人擔心其受涼,於是為他披上衣裳,卻因而受到韓昭候責罰,理由是他潛越職份,管理帽子的人居然管起衣物來。古時尊卑分明,官員大多都強調個人地位.........

Read More
No Image

青少年競爭力不足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父母管教不周是造成青少年競爭力不足的主因,試談談你的看法。

「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子女就如海綿,將父母的教導一點一滴的吸收,最後漸漸長大成不同的模樣,踏上自己的人生。而在香港如此激烈競爭的環境,父母往往為了提升競爭力而催谷自己的子女,結果適得其反;青少年反而難以發揮一己所長,提升自己的獨特性。因此父母的管教模式與子女的競爭力有着莫大的關係,父母管教不周亦是造成青少年競爭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父母管教不周會使子女過份受到保護,難以獨立面對困難,抗逆力低,削弱青少年的競爭力。父母管教不周包括過份溺愛、忽略子女需要及過度關注等等。而過份溺愛或過度保護子女的家長容易造成子女自我中心的.........

Read More
No Image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不少個案指出,人際關係不好的人,無論在交友、婚姻、事業等各方面的表現都較不如意,所以我們應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是否同意「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試談談你的看法。

人際關係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人際關係惡劣不但降低我們在別人心中的形象,還令我們距離成功越來越遠。

孫中山先生或許是歷史中的佳例。孫中山先生被清廷追捕時曾流亡日本和英國,當時他倉皇逃走,幸得日本的同盟會友人和在身處英國的老師給予援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大業才能完成。尤其孫先生被拘留軟禁在中國駐英大使館時,孫先生的老師向孤立無援他伸出援手,透過傳媒和法律途徑以輿論和起訴雙管齊下的方法,成功解救孫先生,令其恢復人身自由,得以繼續帶.........

Read More
No Image

晚餐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作為美食之都,下至街頭小吃,上至山珍海錯,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都可謂是垂手可得,美食往往就在我們的咫尺之遙,可是,在我心目中,天下間所有為人稱道的絕頂佳餚,始終比不上一頓家常便飯。還記得小時候,當父親還是個普通的打工族,母親仍然是家庭主婦。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每每從學校回到家,總能在踏進玄關的一瞬嗅到撲鼻而來的米飯香,只要拐個彎,就能看到廚房裡母親辛勞的背影,在水汽蒸騰中的一片模糊裡,母親純熟的刀法總是叫我不住驚嘆,我不敢上前打擾,小時候的我一直認為廚房就是母親神聖的地方,觸犯不得,便只有在心裡暗暗猜度晚餐的菜色會是什麼,獨個兒在對美食的幻想裡垂涎欲滴。好不容易等到晚餐時間,電視機正好播放黃金檔的.........

Read More
No Image

品茶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七月流火,知了在樹椏間不知厭倦地叫囂著,頭頂正是烈日當空,偶爾在樹枝中穿透,投影出一片斑駁的影子。無奈任憑江山如畫,我卻無心細賞,不知不覺又回到那了無人煙的茶寮。如今亦只剩風景依舊。

於園林中穿梭不久便進入那庭院深處。隨著一個瀟灑、淡然的背影映入眼簾,心中抑壓已久的悲愴頓時被釋放,我不禁加快步伐,再次重回那白袍老人溫暖的懷中,嚎啕大哭得像個不足月的嬰兒,我對爸媽離婚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心情久久未能平復。本以為爺爺是為了轉移我的視線,才展示他精湛的茶藝。

爺爺的泡茶手藝總讓我百看不厭,雖看似簡單,卻花了爺爺的畢生鑽研,當中的奧秘亦未被我所參透。記得小時每與雙親到訪,我總欲向爺爺鉤元摘秘,他老人家卻只回.........

Read More
No Image

等待的意義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人生充滿等待,以往我常認為等待浪費了大好光陰,因而歎息連連;但這次的經歷,卻讓我對人生產生另一番體悟。」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等待的意義」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我不喜歡等待,明明是遲早要來的,為甚麼要我等?等車、等上餐、等朋友……無一不使我厭煩、使我為虛耗了的光陰嘆息。我一直以為等待是多餘的,直到這次上天沒有給予我等待的機會。

暑假時,我為了賺些外快,便毅然去應徵暑期工。那時的我空有一腔熱血,腦子裏想的只有那份可觀的報酬。當我走進快餐店,鼓起勇氣向店主說出我的意願時,我不曾想過她會這麼爽快。她二話不說地喊我到一邊填表,填完之後她一目十行地核對了一番,問了我一兩條簡單的問題,然後告訴我︰「你明天.........

Read More
No Image

消除偏見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在母女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人總是習慣於埋怨周圍的人和事,但很少會回過頭來想一下,問題是否在自己身上。所謂偏見,指的就是片面的見解,是個人對他人或群體所持有,但卻缺乏充分事實依據的認識和態度。要清除偏見,有以下三步。

首先,我們要學會寬容。達闊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的猖狂,才有風和日麗;大海容忍了驚濤駭浪的肆虐才有風平浪靜;森林容忍了弱肉強食的規律才有了郁郁葱葱。這就是寬容。人類社會中,寬容是種德,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油。學了寬容,就能夠深入對方去感受、體驗,就能從心底諒解他人。正確意見,欣然接受;若是偏見,則可引以為戒。同一棵樹,寬容的人看到的是滿樹郁郁葱葱;持偏見的人卻只看到樹梢上的一條毛毛蟲。.........

Read More
No Image

知其不可而為之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值得尊敬的態度;但有人卻認為這樣是不顧後果的愚蠢行為。你對以上兩種看法有甚麼意見?試談談你的看法。

古語有云︰「不知其不可而不為,愚者也;知其不可而不為,賢者也;知其不可而為之,聖者也。」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推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認為這是值得尊敬的態度。然而,有人卻從硬幣的另一面來看,認為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愚蠢行為,不顧後果。在我看來,「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值得尊敬的精神和態度。面對難關,仍然抱持堅毅不屈、突破自我的精神,實在值得敬佩,並非一些人眼中的愚蠢行為。

在面對濤天巨浪時,當自己以往的經驗和身邊的人都告訴自己衝不破這個浪之際,要做到「知難而退」.........

Read More
No Image

生命的意義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在比賽中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有人在一次探訪中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況下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你又在甚麼情況下領悟到生命的意義?

試為「我在______之中領悟到生命的意義」補上一詞,並以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生命的意義」的課題,時常令人感到虛渺不實際,更突然令人感到格外沉重。對於活着的人來說,有些人窮一生的時間尋覓探索生命的意義,但大多數人,包括我都不去想它,不會因而感到困擾。然而,對於生命受到威脅的人,例如即將上戰場的士兵、患了重病的人,生命有甚麼意義這個問題則顯得逼切。甚至對於臨終病人,似乎不同的答案會直接影響他們是否能面對死亡。

「哇哇哇……」微弱但具生命力的哭鬧聲此起彼落。雖然感.........

Read More
No Image

知其不可而為之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值得尊敬的態度,但有人認為這是不顧後果的愚蠢行為。你對以上看法有甚麼意見?試談談你的看法。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是指用個人能力做不到仍去嘗試,既可用來形容意志堅定,又可指倔強固執,是個頗具爭議性的處事態度。人們對它有着不同的看法,既有人認為它是值得尊敬的態度,亦有人認為這是不顧後果的愚蠢行為。而我認為兩者未嘗不可兼是。

在歷史上,有不少人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仍盡力嘗試,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以清朝的「戊戌六君子」為例,即使他們力量弱小,只是一群滿懷大志的讀書人,沒有得到大眾的援助,加上面對掌握大權、勢力龐大的慈禧太后和群臣,他們仍毫無.........

Read More
No Image

禮物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今年農曆新年,程一心的親朋好友共送了兩盒曲奇、三盒巧克力給他,但其實一心是不喜歡吃曲奇和巧克力的。

試根據以上情況對你的啟發,以「禮物」為題記述一次送禮或收取禮物的生活經驗,並抒發你對中國人傳統餽贈文化的感想。

新年剛過,家中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禮盒。老實說,每年總是收到一樣品牌的禮物,一樣的味道,甚或是一樣的包裝,令人不想拆開這些禮物。小時候,我總是問媽媽︰「為甚麼叔叔和姨姨都給我們送巧克力?我們全都根本不喜歡巧克力呀!」可是現在,我明白到這些禮物的珍貴之處不在於其味道,而是在於送禮者背後的心意。

記得小學畢業那年,我收了一份人生中最印象深刻的禮物。

畢業禮的前幾天,我和同學閒聊着父母會給自己準備甚.........

Read More
No Image

其爭也君子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一次,我和好同學相爭競勝,當中的經歷使我體會到「其爭也君子」的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

我獨自坐在練習室內,呆呆地望着鏡中的自己,下星期就要上台比賽了。究竟我準備得足夠嗎?更重要的問題是,我該以甚麼態度去面對這場比賽呢?正當我惆悵地思索着這一大堆問題時,「吚……」練習室的門打開了,把我從思緒中拉回現實。

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眼前,寂靜的練習室由於這個人的到來而嘈吵起來,原本肅殺的氣氛頓時變得充滿生氣。「怎麼這麼早就來到這裏?」一心驚訝地問我。「沒甚麼,只是想多練習一會兒而已。」我雖然仍為剛才的問題苦惱,但面對這位關心我的好朋友,我也只好強顏歡笑。聽到我的回答,一心卻.........

Read More
No Image

人情味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人情味看似中國文化的珍寶,但其實是中國文化的糟粕。

人情味,代表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這詞語蘊含着温暖及關愛。中國文化裏,「仁」一向被視為一種美德,而「仁」指人與人間融洽相處,可見自古以來中國人都重視人情味,它經過歷史洗禮,至今仍根深蒂固地留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稱得上是珍寶。但人情味在現今的中國,因着人們體現它的方法改變而變了質,因此在我眼中反倒是中國文化的糟粕。

中國人之間的人情味,從正面看的而且確能令各人的關係更為親密,但若濫用這種情,過份地以此作藉口則會顯露出人性的醜惡。有人會貪小便宜,有人更會靠關係去取得好處,這是以人情味作包裝的一種貪婪。

另外,人情味對於受益的一方固然是好事,他們會感到窩心.........

Read More
No Image

其爭也君子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一次,我和好同學相爭競勝,當中的經歷使我體會到「其爭也君子」的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

「這場榜首大戰,『藍戰車』如果無法扳平,便會失去聯賽冠軍⎯⎯嘩!李一心為『藍戰車』攻入了一記頭搥!咦,李一心為何不慶祝,還去找球証?原來他的射門不小心碰到了手,所以無效!這真是高尚的情操啊!」我看了看那名紅衣壯漢,大家相視而笑。

這名綠茵場上的好對手,十年前也曾是我的好同學⎯⎯允行。我和允行,一個是射手,一個是鐵衛;一個矮小靈巧,一個高大強壯;一個是嬉皮笑臉的巴西人;一個是嚴肅認真的德國人。但我們有一點十分相似,就是對足球的熱愛。

在校隊,我倆合作無間;但在各自的球會青年軍,我們便.........

Read More
No Image

人情味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人情味看似是中國文化的糟粕,但其實是中國文化的珍寶。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每個地方的菜式都蘊含着當地的民族特色,日本菜着重鮮味,韓國菜鍾情辣味,而中國菜則講求菜式當中的人情味。」一碟熱烘烘的家庭小炒,當中有着的不只是其色、香、味,更是華夏民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情感。人情味是中國人倫關係的建構基礎,它在每一位炎黃子孫心中的地位無庸置疑。時代更替,在今天講求法治的社會,或許有人認為講人情會導致枉法徇情的現象,破壞法治,變相成為中國人的拖累,不適合於現今社會。然而看似缺乏時代價值的人情味卻能有助推廣社會關懷文化,協助社會團結及和諧發展。人情味,絕對令每一位中國人引以為傲,是一種值得我們珍重的「味道」。

Read More
No Image

消除偏見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今早媽媽打掃的時候,瞄一瞄玻璃窗外鄰居晾曬的衣服,便批評道︰「看,那新鄰居真馬虎!衣服還是污漬斑斑,洗得一點也不乾淨。」女兒聽後,一言不發,走到窗前仔細打量,隨即抺掉窗上的灰塵,說道︰「這不就是乾淨了嗎?」媽媽恍然大悟,不乾淨的不是別人的衣服,而是自己的窗子。

試就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如何消除偏見。

偏見與主見本只有一線之差,在主觀的想法上添上些許道聽途說的謬誤,再加上點滴先入為主,斷章取義的片段,這想法便可以慢慢走向另一個極端⎯⎯形成偏見。

若要論偏見是如何形成的,可由對事物的不了解講起。因為對事情沒有完全深入透徹的了解,沒有探究全面的真相,人更傾向與相信自己的想法和直覺,覺得自.........

Read More
No Image

消除偏見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今早媽媽打掃的時候,瞄一瞄玻璃窗外鄰居晾曬的衣服,便批評道︰「看,那新鄰居真馬虎!衣服還是污漬斑斑,洗得一點也不乾淨。」女兒聽後,一言不發,走到窗前仔細打量,隨即抺掉窗上的灰塵,說道︰「這不就是乾淨了嗎?」媽媽恍然大悟,不乾淨的不是別人的衣服,而是自己的窗子。

試就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如何消除偏見。

有紋身的人一定是黑社會、是學壞了?成績好的一定是乖學生?以上的例子,正說明社會對某些事情往往有既定的評價和看法,因為人們經歷的情況多數是這樣,或者他們只看到事情的表面,所以對所有相同的情形,都有同樣的意見,偏見就這樣形成了。然而,偏見的存在很容易會影響我們之後下的判斷和決定,因為我們.........

Read More
No Image

其爭也君子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一次,我和好同學相爭競勝,當中的經歷使我體會到「其爭也君子」的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

炎炎夏日,地上的一切事物給升溫了,場內各式各樣的比賽皆進行得如火如荼,彷彿同學們的好勝心亦要將彼此的關係擦得出火花。這時候當然少不了校內籃球分隊比賽,身為籃球甲隊隊長的我,就只視籃球乙隊隊長的允文為對手中的對手;要知道每次為學校參賽,我倆都為成為主力球員的位置爭得你死我活,我記得他曾問道︰「有必要嗎?為何不能好好相處?」而每次當他表示友好,我都會隨即無情地撥開他想和好的手。我甲隊、他乙隊,天生就是對手,河水不犯井水,一觸犯利益衡突,我必定狠狠的競爭,可說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Read More
No Image

我覺得與人互相比較是煩惱的根源。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說適量的比較,會激起人的競爭力,令人力爭上游,激發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實力,做到最好。「比較」是一件好事。但是又有沒有人想過「比較」令人產生負面情緒、令人每日想着競爭、令人感到不快樂,是煩惱的根源?

「比較」是沒完沒了的、是不斷持續下去的。比較永遠都不是單方面進行的,總是你與我比較,我又與你比較。「一日的競爭對手,永遠也是競爭對手。」若然「比較」的戰爭激起,就會沒完沒了。在公司就比業績、比地位,我的業績比你低,我不憤,就會力爭上爬,爭多一些業績,又或者找另一個理由與人相爭。在學校就比成績。一些公司就是藉着這些同事與同事之間的競爭,來提升業績,這固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一旦拿捏不好,就會演變.........

Read More
No Image

必要的沉默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最必要的。

今天是立秋,電視上新聞中的主持正介紹着「立秋」這個節氣︰這是秋天的開始,自今天起天氣會慢慢的轉冷,直至踏入冬季。聽着主持人碎碎念般的講解,我並沒有放在心上⎯⎯雖說秋天要開始了,但空氣中並沒有絲毫秋意,光是為出門作準備便足以使我額上滲出一層薄汗。因此,我依舊穿上夏天常穿的無袖連衣裙。

臨行前,我如常嚷了聲︰「媽,我出門了!晚上不回來吃飯了!」母親從廚房裡探出頭來看了看我的裝扮,對我說︰「晚上不回來吃飯?那你多添件外套吧!立秋了,夜裡天涼!」我搖了搖頭,拒絕了母親的建議︰「不了!我不冷。

母親見我沒有動身去拿外套的意思便連.........

Read More
No Image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March 9, 2020 Ka Yi Luk 0

「參加這個活動讓我了解自己的局限,而且深切體會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

「嗶嗶……」剛跑完四十分鐘的「熱身」慢跑,我的雙腿好像已經不受我的控制,脫離了我的身體似的。南華是數一數二的球會,我今天到這裏是參加他們選拔新球員的活動。而他們選拔的方式是讓我們「跟操」,跟着會中的球員操練,並從中觀察我們的技術、態度等。他們一向在訓練前會先持續跑四十分鐘,然後再進行技術上的訓練,可見在球員的體能上有一定的要求。

慢跑是前菜,接着而來的當然是主菜─―技術訓練。若果我們平常也要先跑步再訓練,我想一定會士氣不振,態度也會較鬆散。當我以這個想法去看待會中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