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第二次受傷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試以以下句子作文章的開端,以「第二次受傷」為題,寫抒情文一篇「時間是離間人關係的高手,從他 / 她冷漠的眼神,我知道我再次受傷害了。「時間這小偷悄悄的偷走最美的時光,剩下我一人仍站在這街角,等候你回首來望……」耳機傳出台灣歌手悅耳的歌聲,使我的嘴巴不自覺地一同哼唱這闕歌。瑟瑟的秋風急急掠過我的臉,我邊拉長毛衣的袖子以抵擋秋風的追擊,邊埋怨這該死的行人過路燈怎麼仍舊停留在紅色的畫面。正當我不知是第數千次抬頭睨視行人過路燈時,一個熟悉的身影亦剛好在馬路對岸抬起了頭,與我四目相投。我下意識地立即垂下頭來,內心早已亂成一團麻。零散的片段從記憶碎片之中慢慢拼湊出來,再從我的海馬體中一一重整、甦醒。「.........Read More
No Image

第二次受傷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試以以下句子作文章的開端,以「第二次受傷」為題,寫抒情文一篇「時間是離間人關係的高手,從他 / 她冷漠的眼神,我知道我再次受傷害了。時間是離間人關係的高手,從他冷漠的眼神,我知道我再次受傷了。在飯桌上,親友們都興高采烈地高談闊論着,聊了好一會兒「房產投資」和「佔領行動」的話題,便將目光轉移到孩子身上,互相吹捧對方的孩子有多聰慧,自己的孩子如何不爭氣,可又暗地裏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優秀,這成人飯桌上的技倆,我早已習以為常,不以為然,直到外祖母的一句話……「一心小時候跟幼羚天天形影不離,在街上,人人都誇她們是對好姊妹呢!」我不禁揪心,曾經的好姊妹啊「我要這條粉紅色的裙子,買給我好不好?」小女孩.........Read More
No Image

第二次受傷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試以以下句子作文章的開端,以「第二次受傷」為題,寫抒情文一篇「時間是離間人關係的高手,從他 / 她冷漠的眼神,我知道我再次受傷害了。時間是離間人關係的高手,從她冷漠的眼神,我知道我再次受傷害了。風從窗戶僭了進來,桌子上原本冒着縷縷白煙的茶杯,已不知在何時漸涼,失去溫度的杯子透着涼意,穿過指尖直襲心房。再熱的茶終究會涼,再強的風終究會止,正如再熾熱的心終究會滅一般,再親密的關係終究會有疏離的一天…至今,我依舊記得那個撐着雨傘站在柏油路一側的小女孩正向着我揮手告別,臉上滿滿是不捨的淚光,這是我和記憶中的她最後一次見面。此去經年,大家各自在人海中浮浮沉沉,各有不同的際遇。或許各自有不同的同路人.........Read More
No Image

知人者智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有謂「知人者智」、「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試描寫一位教育水平低但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的人物。現代人生活步伐越來越急,有人感歎說這世代的人已經失去了真正的人際關係。就我個人來說,這話確切無疑︰很多時候,我只需跟同事公事公辦地交談幾句,再以網絡溝通,就已足夠辦事。我甚至不必和人面對面便能進行愉快的合作。但是,我的鄰舍關係卻比一般現代人融洽多了,此中的相處之道可不是從這種社會風氣而來,而是源於我家的鄰居毛婆婆。毛婆婆大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一個滿頭白髮、身材瘦小卻挺直,身穿柔和色調的衣物的獨居老人。從我有記憶以來,毛婆婆就是我的鄰居,也是我們社區的一個凝聚力源頭,每個人都喜歡她,都對她的招呼回以笑容.........Read More
No Image

我和我的書桌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那一整個下午,我都在家具店中尋尋覓覓,要找到我夢寐以求的那一張完美的書桌︰木質的桌身一定要堅固樸實,顏色是素雅的淺棕色;除了寬闊的桌面,還須附有幾層抽屜在桌身上,讓人整齊地放置文具和文件;桌子上也應架出一個小書架,放置書本,檔案夾及時鐘。我找了三個半小時,終於發現了我完美的書桌。兩天後,家具店的工人把它搬來家中。「太太,你的書桌到了。它柔和的色調與壁紙十分相襯,那藍色罩的桌燈放在上面簡直天衣無縫。我撫摸着光潔無瑕的書桌,我自小就渴望已久的書桌-----然後把它搬進了兒子的房間。「一心,來做功課了!」幼小的兒子都不知為何掙扎起來,無論怎樣也不肯乖乖來到書桌前。「頑皮!無賴!」我禁不住喝道︰「快.........Read More
No Image

不自由中的自由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人生就像穿越一片沙漠。沙漠中,沙丘白雲,四望如一。人在沙漠中,看似自由,可以隨意走動,隨心而行。但為了生存,人又不能逃避要穿過這片沙漠的需要。這就好比人生而有氣息,沒有選擇是否面對人生的權利,但人卻可以自由地選擇應接世事的方法。不自由中的自由,要比不自由中的不自由來得幸福。經歷人世,是所有人類的必經之路。至於能否在這個看似不自由的人生中找出自由,就決定你在不自由中,是自由,還是不自由。有人會因為覺得做人並不自由,世上有太多顧慮,令自己在選擇上有很多的束縛,而意志消沉。世俗的觀念左右了這些人的方向、理想。成績理想的人,一般都會被其他人加以做醫生、做律師的期望。然而,不自由中的自由,正是在世上做出.........Read More
No Image

人生是一軸畫卷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人生,到底比喻成什麼方才貼切?比喻成一曲超短無常,但精采絕倫的《笑傲江湖》?比喻成一盤無常的棋局?還是更如夢一場?各人能有各人的演譯。但在我而言,人生,還是像一幅畫,還是像一軸畫卷。西洋畫?中國畫?沒有說那一種比較好,只是有着不同的特色。西洋畫的色彩較繽紛,圓滿;中國畫利用毛筆,勾勒出種種形態,雖不及西洋畫之多彩,卻具有無盡的意境和一種溫和的恬靜。然而,色彩不等於精采,黑白不等於單調。人的一生,看過不同的畫;不同的畫,參悟了不同的人生片段。一幅色彩繽紛的西洋畫,是不少人嚮往的。不少人窮一生的精力,無非也是為了成就功名偉業,為自己的人生添上各種色彩,讓自己名字刻在史書。你可以如希特勒,他的人生充.........Read More
No Image

幸福的配方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有一個人走進《幸福介紹所》,詢問所長幸福的配方。所長指向那個百子櫃,說︰「先生,請按需要字形處方。試以「幸福的配方」為題,寫作文章,字數不少於700字。走進《幸福介紹所》,詢問所長幸福的配方。所長指向了那個殘舊的百子櫃。我頓然發現,百子櫃裏的,並非什麼奇珍異寶。幸福的種子其實無處不在,只要悉心栽培,任何人都能使其萌芽。原來幸福取決於人的心態。天高地遠,人生數之不盡的交往經常把人的感情沖淡,甚至把幸福都忘記了。驀然回首,其實我們身旁從來都不缺少幸福,身邊的良朋摯友、家人其實一直相伴左右。還記得家中媽媽那碗溫暖的湯,兄弟姐妹們窩心的問候嗎?它們便是幸福的最佳配方,世上總有人自怨自艾,認為自己不夠.........Read More
No Image

甜到最後的人可是我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張三和李四各吃一盤葡萄。張三一邊吃,一邊說︰「瞧我,每次都挑最好的一顆葡萄來吃;你每次卻吃最差的一顆。看來,你不大懂得享受生活啊!」李四瞅瞅自己的盤子,再看看張三的盤子,然後笑着跟張三說︰「是嗎?我看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其實是你,因為甜到最後的人可是我啊!」試就這故事對你的啟發,談談你較認同何者的說法。常聽人說「先苦後甜」,嘗盡了一切的苦,再慢慢細嚼那種格外珍貴的甜。可是,鮮有人主張「先甜後苦」,不顧後果地享受當刻的甜美,最後要忍受那殘餘下來的苦果。吃得太多糖果就要忍受蛀牙的疼、通宵玩樂就要承受考試不合格的苦果、懶惰就要承受失敗、貪婪就要承受失去。這是很自然的法則,這是「先甜後苦」的法則。若你忍.........Read More
No Image

先苦後甜呢,還是先甜後苦?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張三和李四各吃一盤葡萄。張三一邊吃,一邊說︰「瞧我,每次都挑最好的一顆葡萄來吃;你每次卻吃最差的一顆。看來,你不大懂得享受生活啊!」李四瞅瞅自己的盤子,再看看張三的盤子,然後笑着跟張三說︰「是嗎?我看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其實是你,因為甜到最後的人可是我啊!」試就這故事對你的啟發,談談你較認同何者的說法。假如你面前放着一盤葡萄,你會先吃差的還是好的呢?在張三和李四吃葡萄的故事中,張三每次都挑最好的一顆葡萄來吃,而李四卻相反,每次都吃最差的一顆。張三和李四吃葡萄的方法體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張三的是先甜後苦,所以他每次都選最好的一顆葡萄來吃,而李四的則是先苦後甜,所以每次都吃最差的一顆。那麼誰.........Read More
No Image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我曾參與一次活動,當中的經歷令我覺醒過來,明白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等着瞧,你們等着瞧吧!下一次我一定會把你們害得更慘!」蹲下身子擦地板的允行咬牙切齒地嘮叨着。我站在不遠處,看着允行的雙手猛力地擦,似乎要把地板擦破一樣。這時,我的心好像被一條繩子繃緊着。我禁不住想︰難道我這次真的做得很過分嗎?難道我這樣報仇有錯嗎…我的思緒進入了回憶之中。記得「領袖訓練營」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允行還是好朋友。可是,自從大會將我們倆分成了兩隊以後允行就常常與我針鋒相對。大概是因為我倆是隊長的緣故,我們之間不免會存在競爭。起初,我覺得一些小小的磨擦應.........Read More
No Image

偏見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偏見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沒有人能百分百準確客觀的批判每件事,而偏見的存在令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誤會。因此,應盡量消除偏見。然而,要消除偏見,就要知道偏見的成因。首先,未能仔細觀察事物會形成偏見。故事中的母親一看到污漬便認為一定是在鄰居的衣服上,她沒有仔細觀察到底污漬是不是真的在衣服上,因此,若果要消除偏見,就要對人或事有仔細的觀察,不要急於下定論。奧運中的射箭選手不會一搭弓便拉弦放箭,他們會在放箭之前花上十多秒去瞄準箭靶,因為經過仔細小心瞄準,箭手才能更精準的把箭頭的方向調校,令箭能正中靶心。同樣,下判斷有如射箭。下判斷前需要仔細觀察,才能判定自己的初步結論是否與該事或人相符,並調整自己的判斷,最.........Read More
No Image

以己之心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經過這件事後,使我有所體會,我明白到做人不應該『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這個道理。我站在父親的房間外,深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走了進去。看見父親坐在床上看書,我冷淡的說︰「父親……對不起。」雖然我裝冷淡,鼻子還是不禁一酸,眼淚亦湧了出來…今天,我在學校與我最要好的朋友吵架,因為他把我的手提電話不小心摔壞了,電話中的資料全都沒了。我一氣之下,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使他在同學面前狼狽不已。我與他結識了五年,這是我們頭一次吵架。結果,整天我也悶悶不樂,無精打采。放學後,我到教會去上一個有關自我價值的課程。當傳道人講授課程時,我還是無精打采的,一個字也聽不入耳,腦海裏全是今早發生的事情。我伏在桌上,心不在.........Read More
No Image

偏見

October 28, 2015 Min Chung Chan 0
偏見,是不經仔細思量便作出的歪曲價值判斷,在日常生活中實是無處不在,多不勝數。一如故事中的母親,不經過反覆觀察、思考便武斷地作出結論乃為世間不少人的陋習。故事中的母親同樣無知,作出結論前她並不知道骯髒的是自家窗戶,也不去求證。加上她已一口咬定是鄰居衣服的污漬而不回頭先細看自己觀點有否錯漏,才會造成謬誤。觀察輕率、無知而不求證、亦不自省,這位母親可謂展現了偏見的成因。何以消除偏見?可從多觀察、多求證、多自省三方面著手。多觀察指的是擴闊眼界。擴闊眼界使人放下固有觀念,接納新事物從而獲得更廣的知識層面。明清時期的中國便為經典的反面例子。當時朝廷的官員並無擴展眼界至西方國家,甚至視西方國家為蠻夷(野蠻.........Read More
No Image

城市中的小人物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香港雖然是一個繁榮的小城市,人們的腳步大多急速匆忙,但只要靜心觀察和體會,也能察覺一些觸動人心的風貌。試選取城市中的小人物為對象,記述你的所見所聞,並抒發你的感受。我經常在想,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打破時間的距離,穿過空間的界限,有能打進人的心坎裏,觸動人心。我一直都尋不到這樣的「稀世奇珍」,直至真正認識他…香港以生活節奏急速而馳名中外。人們每天都在路上競賽,恐怕走慢一步也會吃大虧。也許香港人比較高傲自大,走起路來都目中無人、目不斜視,只顧看著前方,又或牢牢地盯著手提電話。身旁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追不上他們的步伐,被他們遺棄了。然而,世上那份「稀世奇珍」,就在那些被拋棄的事物中,.........Read More
No Image

我曾經參與一次活動,當中的經歷令我覺醒過來,明白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己所不欲,施於人」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實踐這道理?上星期天,中五級的同學一同參與由社區中心所舉辦的「清道夫」活動,清理沙灘上的塑膠粒和垃圾。當然,我們都是在老師的「鼓勵」下參與的。那天早上九時,我們在學校乘坐旅遊巴士出發。剛到達沙灘,那兒像被龍倦風吹襲似的,非常混亂。而那些被人遺棄的物品則散落於整個沙灘上,包括破爛不堪的塑膠袋,被壓扁的紙包飲料盒,皺皺的報紙,以及剩餘半盒的燒味飯等,為沙灘添上不必要的「色彩」。接著,我們穿上手套,拿起黑色垃圾袋開始動工。在這個遍佈垃圾,酸酸臭臭的「堆填區」中,我左手掩着鼻子,右手則撿起令人討厭的垃圾。在過程中,有人露出厭惡的表.........Read More
No Image

安守本分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人體的五官各有功能。但有一天,他們竟然在爭功,辯論誰的功勞最大,結果如何呢?其實不用想也知道-----當然沒有答案。五官各有各的作用,而且每種作用並不一樣,那又如何相提並論呢?在我看來,這場辯論根本沒有意思,因為只有五官相互合作,各守本分,才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功能。其實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定律及規限的,每個人所擁有的能力都是上天恩賜,不可強求,換言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若社會上人人安守本分,不任意妄為、隨心所欲,那麼這個社會定必會更有秩序;反之,若人人皆為所欲為,搶去他人工作,不願乖乖地安守本分,那麼這個社會肯定會出亂子。試想像,醫院裏人人都有各自的職責,以致醫院營運順利;但當大.........Read More
No Image

對不起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對不起」,這個詞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表達形式是它以英文一單字道出,外加「囉」字尾音;吾輩也有另一比此更簡潔、更省時省力、省水省電之說法,其音如粵字「梳」;若不喜洋文,口語中大可有「對唔住」此一選擇,這些皆是比較常見的「對不起」形態,多出現於日常生活及口語中。正式的「對不起」形態又是否存在呢?有是有的-----「致以最誠懇之道歉」,在正式場合中多會聽見,惜那大概已是面目全非了,也不再有「對不起」的成分。突然憶起小時候的我原是不言所謂「對不起」的人,是個我行我素、不管別人死活的傢伙。直至幼稚園中班時,方遭只大我些許的學姊指責︰「怎麼就不肯說『對不起』呢你?」自此,我便陷進開始說「對不起」的生活.........Read More
No Image

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聽過這麼的一句話-----「心態決定境界」,背後的涵義大概就是心態決定一切,不論事情到底是好是壞,是苦是樂就取決於當事人的態度了。同樣的一件事,持不同心態的人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就拿一個再熟悉不過的例子來說明︰半杯水的故事。桌上放了一杯水,杯中只呈半滿的狀態。甲此時走來,愁眉苦臉的嘆息道︰「唉!只剩下半杯水……」便轉身離去;乙在甲離去後不久發現了杯子,雀躍的說︰「真好!還有半杯水!」事情本身是中性,不帶任何性質,就好像一個陳述;為它添加感情色彩的,往往就只有人。甲抱持着悲觀的心態,所以他眼中的是「失去」,他十分傷心;乙抱持的是樂觀的心態,所以他眼中的是「得到」,他十分快樂。可見,取決苦樂的.........Read More
No Image

最快樂的聲音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下一站太平道。」每天乘巴士回家的途中,幾乎都能夠聽到這段廣播,不多不少,這句說話在我腦海之中浮現了三年有多,每次聽到,我都會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快樂。在沉悶的巴士旅途之中,終於有一個終結,而這一個完結,帶給我另一種開始。還記得有一天太陽高張,她驕傲地照耀着這片土地,熱得我汗流浹背;我在巴士站等候巴士,歸心似箭,好不痛苦。到了巴士來臨的一刻,看一看手錶,竟然等了超過三十分鐘,心裏很難受,但只能無奈接受。走到巴士上層,我依舊習慣性地坐下來看着窗外的景物,它跟平常一樣,人來人往,我早已司空見慣,感覺沒趣。我心裏想︰一場沉默的戲劇即將上映,內容千篇一律,了無新意,只是間中有些小孩在車廂內完全不顧及別人的.........Read More
No Image

二零一二文憑試題目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雲舒雲卷,花開花落,六年的校園生活轉眼間便過去了,回想起當年中一年少無知的我,要在班上自我介紹,我戰戰兢兢的開不了口,那時陌生的唐老師跟我說︰「不用怕吧!都長大了,還這麼害羞。」就是這樣開始了我的中學生涯,而唐老師給我的印象很探刻,這些年來我都十分敬重他,對他的敬愛絲毫沒有減退。在我的記憶之中,中一那年,他是我的數學老師和班主任。他個子很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鏡,每天都很精神,充滿活力。有一次我們數學測驗的成績很差,幾乎全軍覆沒,他雖然依舊笑面迎人,但是我感到他內心很失落。到了派卷的時候,他耐心地指導我們,改正題目的錯處。待所有題目都核對完畢,他跟我們說︰「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成績吧,顯然是不理想,不.........Read More
No Image

得來不易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樂一心收」,究竟是誰寄給我的呢?打開信件,迎面而來的是一張金光閃閃的「紙」,只見「紙」上印了幾重要數字︰第一行,二零一五年三月十八日,亞洲博覽館;最後抬頭才看到它的標題︰「一世代演唱會門票」,原來是我千辛萬苦才得回來的內部訂購門票。我頓時手舞足蹈,向着哥哥尖叫︰「我終於得到我的演唱會門票了!哈哈哈!太開心了!」足足等了九個月!回望這張金光閃閃的門票,看着標題的數個大字,除了開心,隨之而來的是感動,淚水漸漸流下,只因終於能夠有機會與他們見面,終於得到這張入場門票!若我要為途中的艱辛作結,我只會選擇這四個大字︰「得來不易」。記憶像潮水般湧來…英國的一世代男子組合於2010年電視歌唱比賽得到季軍.........Read More
No Image

選擇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高級法國餐廳裏,每一道菜都只有手掌心大的份量,卻放在寬大的純白碟上,可是每一道菜式都是所謂「米芝蓮星級之選」的佳餚,吃不飽人卻使人垂涎欲滴。街邊的大排檔也有許多道菜,它們以「重量級」份量上菜,每次到這兒吃飯總是浪費地吃不消。若然能夠選擇,相信大多數人會喜歡以精緻、高水準製作的法國菜來滿足自己的味蕾。我認同人人都喜歡「大」和「多」,最好滿足自己所有龐大的願望,但我更認同人更重視事物的品質,多於其份量。「觸目橫斜十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此話出自豐子愷先生。的確,世界上美艷的鮮花多不勝數,人只有兩隻眼睛,哪會有看得完十萬朵的福氣?人還是要懂得選擇最美好與最適宜的事物,無論是待人,抑或處事,也是同樣.........Read More
No Image

半舊的沙發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在灰色全皮的沙發上藏着幾道裂痕,仔細探頭看看,還會隱約看見裂縫裏一層層泛黃的海綿。沙發的角落擱置了幾款小玩具,有米奇娃娃、泰迪熊、唐老鴨,還有乳白色牛奶口味的骨頭。凝望着這半舊的沙發,我彷彿看見牠躺着歇息的身影…忌廉出生才剛一星期便成為了我家最討人喜歡的寵兒,一身乳白色的鬈毛,細小的臉龐上總掛着一雙水汪汪,既惹人憐愛卻炯炯有神的眼睛。每當主人回到家,牠總在門前伸出舌頭微笑着迎接。牠不喜歡整天困在籠子裏,剛好那時家裏送來一張嶄新的灰色全皮沙發,那兒便成了牠的盤踞地。忌廉在沙發上除了可以躺着睡一整天外,還讓我發現牠一種特長¾¾賽跑。小時候的牠身型細小得可以放進口袋裏,牠經常把沙發當成運動場的跑道.........Read More
No Image

如何消除偏見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前幾天,我打開手機左按按,右劃劃時,無意間看見一篇小故事,覺得挺有趣的︰一位媽媽打掃時,瞄了玻璃窗外鄰居晾曬的衣服,說︰「那新鄰居真馬虎!衣服還是污漬斑斑,洗得一點也不乾淨。」女兒聽後,走到窗前抹掉窗上的灰塵,說︰「這不就乾淨了嗎?」媽媽這才恍然大悟,不乾淨的不是別人的衣服,而是自己的窗子。這個故事讓我憶起梁容若的《偏見》︰在一條人潮如鯽的街道上,一個人看着前面霓紅燈的招牌讚嘆︰「好漂亮啊,紅色的電燈!」對面走過來一位閒人諷刺說︰「說的是什麼話?明明是綠色的燈火。」兩人都堅持己見,互不相讓,吵得面紅耳赤。警察面帶笑容走過來,把兩人的位置對調,他們定睛一看,原來招牌一邊是綠的,另一邊是紅的。他們.........Read More
No Image

想不到貪婪為我們帶來不幸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有人在廚房打翻了一瓶岸蜂蜜,許多蒼蠅飛來享用美食。由於蜂蜜甜美,蒼蠅捨不得離開,甚至還把整個身子浸到蜂蜜之中飽餐一頓。牠們正想離開時,發覺自己的身子已經被蜂蜜黏住,飛不起來,只好後悔不已地嚷︰「想不到貪婪為我們帶來不幸!這個故事的道理仍然貫穿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試就此寫一篇文章。無論是從寓言故事或新聞報道,我們都可接收到貪婪會為我們帶來不幸這道理,甚或至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可是,因貪婪帶來的不幸仍然不時出現,似乎怎也揮之不去,而這個道理就貫穿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到底為何時至今天這道理依然適用呢?首先,一大的原因莫過於人類本性貪婪。或許這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的事實,但當回想自己一生的片段,又有.........Read More
No Image

必要的幫助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今天在學校裏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認為事不關己,最終選擇了出手相助。我認為出手相助是必要的。下午四時十五分,我要出席學界田徑比賽的簡介會。放學後,我在課室獃了一會,發覺所有同學都離去了,就趁沒有人打擾的良機,坐着閉目養神。寂靜的環境讓我一頭扎進夢鄉,當我醒來之際,赫然發現已差不多四時十分了。我趕緊挎好書包,衝上洗手間。怎料,洗手間的門竟然關住。愣了一下,我的手還是出於本能的打算往門鎖去擰。「快回答!」裏面突然傳來一聲吆喝,把我煞住,要不然,我得死直了。「你到底加不加入我們這一幫?加入的話,有錢、有好東西一起分享。不加入的話,你好好等着瞧!」一把大嗓子惡聲惡氣地說。我躡手躡腳地退往上層的樓梯口暫.........Read More
No Image

芝麻與西瓜

October 27, 2015 Min Chung Chan 0
有一個男子拿着一個西瓜,但當他在街上看見一顆芝麻,便扔了那個西瓜而拾起那顆芝麻。看了這幅圖畫,令我領悟到「因小失大」的道理。不少人們都是短視的。他們只看重現時得到的利益,卻看不見長遠的損失,結果得不償失。在古代,戰國時期的韓、魏、楚三國以自己的國土賄賂秦國以換取和平,最終國力不敵秦國而亡。韓、魏、楚三國為了短暫的和平而犧牲了自己的國土,這無疑是因小失大。三國都只看到暫時的和平這眼前的利益,但卻看不見割讓土地導致國力、兵力受損這長遠的損失,結果得不償失,國家滅亡。在現代,有些人看見解款車在路上掉錢,卻據為己有,拾遺不報,結果不但可能因被人發現而坐監、留案底,而且還損害了自己的名聲、誠信和廉潔。他.........Read More
No Image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October 26, 2015 Min Chung Chan 0
「我已等了接近十五分鐘,怎麼食物還沒有來到?這樣的服務態度真差勁!」這句帶着不滿意的說話再次在下午一時的繁忙時間從我口中說出。「不好意思,請稍等。」侍應每次也說着同一句對白,到底有沒有改善?我心想。作為一個光顧餐廳的客人,我認為食物無論在任何時段也能準時送到是理所當然的,甚麼繁忙時間需耐心等候的藉口完全是不能接受的,這只會令餐廳員工更懶惰。我一直都抱着這個心態去光顧不同餐廳,直到那次我的身分由顧客變成餐廳員工…在一次學校的安排下,我參加了一個體驗計劃,而我竟被委派到一間快餐店擔任店面的工作,負責送遞食物。由於該快餐店的營業時間已過了平常的上班時段,因此早上的工作很少,只需要服務十數位客人。當.........Read More
No Image

芝麻與西瓜

October 26, 2015 Min Chung Chan 0
近年來,不少人都因取捨失當,而因小失大,選擇「芝麻」而放棄「西瓜」。這是由於人們不能判斷兩者的價值大小,以致最後作出錯誤判斷,取捨失當,到最後後悔亦無補於事。試舉一例,小偷為了一時的榮華富貴,而選擇了偷或搶的方法,以達到目的。可是他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金錢,他的代價便是要負上刑事責任,被判入刑,失去寶貴的自由,在暗黑的囚牢不見天日。一時富貴和自身自由比較,孰輕孰重?相信你我都已有答案。但小偷並不知道,他得到一時富貴的背後,付出的卻是人人爭取的自由。他們不懂得權衡事情利弊和價值大小,以致最後可能享得一時富貴,卻失去寶貴的自由。又以現今社會為例,家長為子女通宵排隊,為的是讓學生能在暑假參與補習,鞏.........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