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我在稻田中找到快樂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再次回鄉,這片稻田似乎忙碌地為秋天的到來作準備,缓緩地甦醒,卻不知自己的主人剛進夢鄉,在沉睡中到了更遠更大的稻田。我捲起衣袖,缓緩將腳踏進泥地,諒快,粘稠,這種感覺還在⋯

兒時我總嚷着嫲嫲要到田裏幫忙,大人們都拒絕,姐姐更以過來人身份提醒我「那種濕淋淋的感覺你不會喜歡」,但我的固執使嫲嫲屈服。她拉送我的小手,赤着小腳初次踏進田裏,大家等着我的愁眉苦臉,我卻以燦爛的笑容抬越頭——是說不出的快樂。往後,稻田不再寂寂無聲,嫲嫲不再獨自一人,因為我這個小不點的身影已融入當中。

後來,都是我拉着嫲嫲走到田裏。不是收割,不是插秧,而是玩捉迷藏。我的身型總是輕易被高高的稻草遮蓋。嫲嫲留下的足印總讓我知道她的去.........

Read More
No Image

《呼嚕聲》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我有一隻兔子,牠名叫大叔。實際上牠有很多名字,在牠小時,牠叫作「小乖」;牠青年時,牠叫作「兔子」。而現在已經老年的牠,因一臉滄桑而被我稱呼為「大叔」。

大叔是我在小學四年級時買回來的。那時候的我厭倦了養魚和龜,想養一些不平凡的寵物,便看上了這隻一歲的兔子。大叔是半褐半白的,頭部的顏色是垂直切分的,身體的顏色則是水平切分的;那毛色可真是分得鮮明,在燈光照耀下光澤亮麗,頗有生氣。寶藍色的眼瞳炯炯有神,頭上的一對大耳朵對聲音敏感的很,經常轉換方向,不知在打什麼小聰明。當我剛買牠回來時,大叔怕生得很,我一伸手進籠,牠便急忙退到角落中,有神的眼睛睜得老大,耳朵警覺地豎得筆直,嬌小的身軀瑟瑟發抖,生怕眼前的.........

Read More
No Image

俗語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也有人說「讀書冇用」。試寫文章一篇,談談你對「讀書無用」的看法。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讀書有用乎? 高中三年,甚麼方程計算、甚麼坐標幾何,真的是將前所未聞、包羅萬有的,都通通學了個遍;《唐詩三百首》,相信不陌生吧,誰不是自幼背誦了千萬次?偏偏我們飽讀詩書,卻不知如何把這些所謂的「知識」套用在日常生活中。這不就是俗人所說的讀書無用嗎?那又不盡全然。想要知道讀書是否有用,就必然要先了解何謂讀書。

讀書幾乎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小的「例行公事」。那麼我們為甚麼要讀書?讀書的意義是甚麼?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要讀書才會有成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或是追求物質上的名與利?以上皆否。讀書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和得到認識新事物的那份喜悅。當我們撇除追求名利的心,為「書中.........

Read More
No Image

談現實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小時候常常聽長輩對我說:「孩子,你可要珍惜現在無憂無慮的時光,將來你長大,踏入現實社會,便沒有了。」到我上了中學,媽媽總愛嘮叨我說:「別再打遊戲了,你要面對現實世界。」現實,於我而言,總是近在咫尺,卻又彷彿遠在天邊,那到底是面對現實好,還是不面對現實好呢?或者歸根究底,「現實」本身是好還是不好呢?

每當中國人談起錢,總是會說「講錢傷感情」,被責罵太現實。顯然,現實是負面的。尤其當有一個幻想樂園在我們身旁,現實世界總是顯得那麼殘忍,不討人喜歡,甚至令人想逃離。就好比我們現今的年輕人,十之八九都沉迷網絡、遊戲等虛擬世界,為什麼?自然是因為現實世界太痛苦了,虛擬世界相比之下就是天堂,令人流連忘返。在現.........

Read More
No Image

試以「願望達成了,我卻並非如預期般高興。」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望著桌上閃閃發光的獎杯,再看一看毫無動靜的手機,我的心情總高興不起來,反而感到一絲黯然。

小時候,我便對數學很感興趣,經常參加不同的比賽,希望有一天能夠拿下一個國際賽的獎項,小學的時候,我有幸參加一個國際數學比賽,可惜的是,由於我患了重病,難以調整好狀態,結果在比賽中只獲得一個參與獎,距離達成願望遙遙無期。但是我便下定決心,到了中學要更加努力,務求在中學畢業前拿下一個獎項。

帶著這樣的願望,我進到了中學。我還記得開學的第一天,我不是去認識其他同學,結交新朋友,而是跑到圖書館,尋找我需要的書籍。這樣奇怪的舉動自然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平常上課也能聽到同學在竊竊私語,討論著我奇怪著魔似的舉動。但是我並不.........

Read More
No Image

有用與無用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在如今通訊科技發達、信息泛濫的現代社會,各種資訊都能從各種媒體上唾手可得,但在這些媒體的影響下我們也更容易會被灌輸社會上的一些主流的價值觀,這會使得我們在做人處事時更偏向於由這些世俗觀念出發。而如今的社會充滿激烈的競爭,「利益至上」仿佛成為了人們的座右銘,再加上自媒體的宣傳,我們往往會基於功利主義去界定事物的有用與無用。可是這樣單一角度的判斷是不準確的,而「有用」與「無用」的概念也不是絕對的。

首先,世俗所謂的「無用」不一定是真的一無是處。莊子曾經說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這是指人們往往只看到在世俗觀念下「有用」事物的用處,殊不知所謂「無用」事物的用處。那麼究竟被稱為「無用」的事.........

Read More
No Image

蝸居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用「蝸居」二字來形容我的家,實在太適合了。 在家中住了六個人, 一同生活在不足300呎的環境中, 想要找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簡直是天方夜譚。 家中的全貌一目瞭然,連一個房間都沒有,就像一個小小的蝸牛殼,只有一個六人共用的空間,所有日常用品都像堆積木一樣安置在不同的角落,以最小的空間存放最多的東西。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我們一家人的言行舉止一覽無遺,因此總是有一種在開會的感覺,全家人都有份參與其中; 而實際上我們都對彼此的生活習慣瞭如指掌。 因為家中實在沒有私人空間﹐大家都坦誠相對,只要任何一個成員一聲令下或呼喚一聲,便總會有人出現來幫忙------這種不言而喻的親切感正是一個家所能帶出來的味.........

Read More
No Image

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夢想是如此的誘人。夢想意味着不平凡。夢想代表我們是鎂光燈下眾人的焦點。在電影、電視和流行曲的渲染下,追夢者大無畏的形象充斥着螢幕。各大真人秀都慫恿人放下身邊的一切,毅然踏上尋星之路; 同一時間將那些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視為碌碌無為之輩。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

我認為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

何謂夢想?夢想是人類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夙願。有人認為夢想是一座燈塔,為人帶來確切的奮鬥方向,指引人前進的方向,成為人拼命努力的希望和動力。也有人認為夢想是促使人進步的特效藥。這些夢想家用他們的夢打破約定俗成的框架,創造社會進步的契機。如此看來夢想看來是大有意義的。

但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能被稱.........

Read More
No Image

我的幸福配方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幸福介紹所」,這個從名字開始就感覺不太靠譜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了進去,卻在疑似所長的慈祥笑意下被指路到百子櫃前。每個抽屜上貼有的字樣都不一樣,小至掌心的溫度,大達財富權力,似乎聚集了一切能提出的要素,又像是遺漏了點什麼。

「請慎重挑選,慢慢來也可以,挑選出最適合最有感觸的配方,只屬於你的幸福就可以了。

幸福配方嗎?配完以後又會發生點什麼呢?

我壓下心底的疑問捧著手中的收集盒走到百子櫃的面前,從被名為「負擔」的區域開始探索。負擔,這跟幸福能沾上邊嗎?我不肯定地看向所長,他卻依舊以溫婉笑意回應。在這區域裡的,全是讓人夢寐以求的理想,財富、權力、人氣等,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曾渴望過的一切。.........

Read More
No Image

《想想別人》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數十年來,香港人靠著堅毅不屈的獅子山精神,默默將香港由從前的小漁村建設成一個國際大都市。香港人曾面對過不少挑戰和難關,但都齊心協力地一一渡過。但自從反修例事件開始,揭開了自回歸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人們對制度的不滿;對政府的不信任與怨氣;對共產黨的憂慮與抗拒,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猜疑和仇恨。在這樣的境況中,令我不禁想起詩歌〈想想別人〉的內容,或許是對所有香港人的啟示。

「當你與人爭鬥的時想想別人,別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社會事件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經濟停擺、不同政見人士的暴力事件、政府失信於民。各種的爭鬥也天天上演:起底、罵戰、甚至毆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與目標,但都不應該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Read More
No Image

《談缺陷》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人們常言:「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達對世事未能盡如人意的感慨,看似多麼美好的事物也存有缺陷,如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一樣,時圓時缺,不會有恆久美好的事物。可是,人們總想要追求完美無瑕的東西,討厭有缺陷的東西。其實,「完美」是很難達到的,反而「缺陷」卻經常出現在我們的人生中,所以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嘗試接受缺陷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容許自己不夠完美。

「缺陷」可指生理上缺失的條件,使人欠缺做某些事情的能力。以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為例,他的音樂天賦超於常人,從小就在音樂界取得高成就,誰又會想到一位如此傑出的音樂家在盛年之時會失去聽覺。失聰成為了貝多芬的缺陷,這對於音樂家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命運跟他開.........

Read More
No Image

「今天,我終於明白事非經過不知難的道理。」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續寫這篇文章。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今天,我終於明白事非經過不知難的道理,使我對賣旗活動從此改觀。

一直以來我都不太關心公益事務,只是閒時在街上看見有義工賣旗,也會從我那扁平的錢包拿出一元半塊投進旗袋入面的小洞。哐噹一聲,我已經拯救了無數素未謀面的小朋友啊、動物們啊、樹木啊等等,輕而易舉。那些賣旗所得的貼紙也從未引起我的注意,往往回到家後便隨手一丟,丟進了垃圾箱。又或許是種種其他的原因,使我從來不認為像賣旗一樣買賣貼紙的活動,可以嚴肅地義為正式的公益活動,故我也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了。

約一個月前,有一位同學要請我跟他一起賣旗,說是為了課外活動紀錄。我想何以有人會這樣的無恥,竟以此為故去進行公益活動;至於我是絕對不會因此目的而賣旗的,.........

Read More
No Image

距離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微微的秋風吹過,已身穿外套的我,仍感到異常刺骨。面對眼前那熟悉的臉孔,笑容如此的慈祥,卻永遠停留在那一瞬間,失去色彩,以黑白色呈現在一塊冷冰冰的石碑上。「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積壓已久的痛心、以前一幕一幕的情境都浮現眼前......

自小與爺爺同居生活,住在不足一百呎的劏房中, 屋內狹窄得所有東西也是幾步之遙就能夠伸手觸及,與爺爺窩在這個細小的空間,我倆的關係也變得親密。我倆相依為命,形影不離,年齡上的距離並沒有阻礙我們關係上的距離,小時候總愛依附着爺爺,東南西北無所不談。生活雖算不上富足, 如此細小的居住環境也帶來很多不方便,但正因這樣才造就了我們兩爺孫緊密的關係,而我亦因為這個安樂窩而.........

Read More
No Image

《疫·轉》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從淺眠中甦醒,與慵懶道別,橘色的曙光灑落在臉上,把我喚醒,倒半杯牛奶,沾點草莓果醬,在方包上任意塗抹。街上人煙稀疏,鮮活的人群消散,失了一絲絲生氣,我站在轉角,偷窺這城市的渾沌,偶然停下腳步,打個哈欠,浮生偷得半日閑。

活着有個通病,夜裡愛胡思亂想。情緒無法遏止,雙眼無神、痛意囂張,一如貓咪般自舔傷口。七情六慾盡在一時,油泣、喃喃、發呆,寂寞到天明,卻無人知曉。天光時回溯,人生恍如江南一夢,倒不如活一場酣暢淋漓,比留下一片頹垣敗瓦還好。幸好停課可供散漫的我任意揮霍時間,昔時匆忙,如今悠哉,好不愜意。

打開電視新聞,消息依舊千篇一律,新型肺炎肆虐,確診者無數,在這花蕾萌芽之春,世界亂成一鍋粥。回不了.........

Read More
No Image

放下偽裝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每個人小時候都十分單純,甚麼心思都藏不住,一有想法就會表現在臉上。但隨着人的長大,他們開始學會了偽裝,把一個又一個的面具往自己臉上扣,讓人看不穿他們的想法。與別人保持距離的同時,亦在不知不覺間與自己的心拉開了距離。

曾有人說過愛笑的人才會受歡迎,因此笑臉可說是社交禮儀的基本功,不管你開不開心,有沒有心情,在別人面前,笑容就是你的武器,大方得體而不失禮節。這個面具簡直好用得讓人愛不釋手,而且大部分場合都適用,久而久之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就會對它產生出了一種依賴,開始放不下這個面具了。

但它既然這麼好用,又哪會不要求你支付代價呢?越是不停的用,就越容易迷失真實的自己。因為這個面具在幫助表達你需要的情緒同.........

Read More
No Image

活在當下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人總是「活在當下」的。人的記憶和情感可以說是一系列時間點的結合體,你的意識曾經活在過去,你的意識也將會活在未來。但無論如何,每天呼入新鮮空氣的,總是當下的自己;每天和親朋好友生活,工作、學習的,總是當下的自己;生命進入深秋,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也總是當下的自己…

但活在當下的深刻意義,或許並不是重述每個人都有處於當下的意識,而是警示世人要學會重視眼前的事物,享受和感激每一刻的人生,不要思前想後吧?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從小到大,我常常被家人說我「不吃碗裡的肉」,這不但是在批評我糟糕的餐桌禮儀,還在諷刺我想事情想得太遠,反而忘記當下的生活。因此,活在當下的理念時不時就會從我腦海中浮現,讓我盡量放下.........

Read More
No Image

日常生活之中,有各種各樣的標籤。試就個人的想像或思考,以「標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標簽

身爲家庭裏第二大兒子,相比起其他兄弟姐妹,我沒有任何專長。大姐成績優秀,每年都獲取獎學金;三弟是風紀隊長,在早會上總是看到他流暢的發言;四妹是籃球隊隊員,聽説來年就要擔任隊長了。

而我呢?

沒有。

缺乏任何專長或愛好的自己自然沒有被人看重。我沒有優秀的學業成績,沒有被父母和老師重視,生活只是得過且過。因爲與同學沒有共同的話題,我也只有幾個非交心的朋友。

沒錯,我就是那個在學校毫不起眼又奇怪地孤獨的同學,平庸不已的人。那個沒有人認識的路人。

而且,據某些同學的喃喃細語,我就是一個「失敗作」。

也許我並不是如同學説的那麽强差人意,也不是沒有任何愛好,但受到同學們的冷落和唾棄,難道我還會有心情思考這些毫無意.........

Read More
No Image

我從停課中得到啟發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從小到大,我也不是一個求知慾特別強的學生。成績算是不過不失,在中上游浮浮沉沉,與級上同學關係普通,可是知交好友也沒幾個。

換句話說,我只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學生。

可能因為這樣,我從不喜歡上學。小時候腦海中更存在過在學校聽課比自習更耗時這種荒唐的想法。雖然知道那是大錯特錯的,可我上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我便如此度過了十年學習生涯。

最近新型冠狀肺炎蔓延全球,香港學生都要留在家中上課。聽到消息後,我一如以往地鬆了一口氣,嘴角微微翹起。可是我很快便笑不出了。在被軟禁家中的日子,每天不外乎對著電腦,手機和功課。這種刻板且不斷循環的生活很快便使我變成行屍走肉,每天只是為了完成功課而活。漸漸地,我人生.........

Read More
No Image

《標籤》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人總喜歡把標籤加諸於各種事物上,為的只是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可以一目了然地接收各種資訊。自少,爸媽總要求我們在購物前細看包裝上的標籤,了解貨物的功能和成份。他們說,這樣的話才算得上精明的消費者。你信以為真,將「標籤」奉若圭臬,甚至為別人和自己貼上有形無形的標籤。可是,你發覺不住的標籤已經為自己設下了成千上萬的思想桎梏,腦海亦被植下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你以為「只有男生才可以賺錢養家」、「只有女生才可以打理家務」……你的思想自由已被無聲無息地箝制着。終於你恍然大悟,領略到相比貼上標籤,有時更需要褪去標籤。唯有撕去早已令人麻木的標籤,方可騰出更多空間,重新定義人生。

  思想自由是人類文明思想之源,它.........

Read More
No Image

有人說「幸福須要爭取」,也有人說「幸福不可強求」,你較認同哪一種說法?試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的看法。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少年不識愁滋味,你有父母撐起一片天,身處於最安穩的溫室,享受著幸福的空氣,幸福又何須奮力爭取,遑論強求?但時光荏苒,隨著你羽翼漸豐,雙親也步入桑榆之年,他們佝僂的身軀已無法再成為你的庇蔭,你唯有形單隻影去面對現實。果然你很快就驚覺兒時的經歷都只是鏡花水月,世間種種限制只會令你離幸福越走越遠。可是,你仍然時刻抱有「不可強求」的心態,覺得幸福只會由他人雙手奉上,以致自己慣性守株待兔,缺乏上進心,這樣又怎能覓得幸福呢?因此面對殘酷的現實,要得到幸福就只有努力和積極爭取。

何為幸福?每個人的見解可以迥然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幸福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幸福不像植物,瓜熟就蒂落,一切按時間軌跡發展。假若人整.........

Read More
No Image

有人說「幸福須要爭取」,也有人說「幸福不可強求」,你較認同哪一種說法?試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的看法。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若果人生百味分為酸、甜、苦、辣、咸,豈不是只有五分一的機會品嘗到名為幸福的果實?「幸福」一詞人人定義不同,廣義是指一個人感滿足而產生喜悦的情感。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一直所祈盼幸福降臨在我們身邊,但幸福到底是不可強求,還是需要我們主動爭取?於我而言,不同的幸福,有我們不同的看待態度。

一個人的幸福可以是平靜生活中的一些小幸運。平日錯過的火車班次今天僥倖趕上;平日閉合的花蕾今天終於綻放;平日聽不到的小鳥啼叫今天聽得津津樂道。在未能預料的情況之下,卻遇上正中心頭的美事,往往能帶給人們幸福感。這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感覺,為恬靜的生活加添多一份色彩。這種幸福往往不能強求,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若然這些小幸.........

Read More
No Image

標籤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標籤,既是平凡無奇,卻也無處不在。

我認為標籤可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就是附在物品上的標籤。標籤就是說明物件的資料,如衣服上的標籤會說明衣服尺寸和質地等;食物包裝上的標籤則會附有其營養成份;工具的標籤則會附有使用說明。由此可見,標籤不僅能便利我們的生活,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就像我們不會因不了解該工具的使用方法而產生意外,又或不清楚食物當中的成份而誤食並產生過敏等現象。

除此之外,我認為另一種標籤就是給予人的標籤,而這種標籤十分危險,因他很有可能會在無意中傷害到一個人,甚或能毁掉一個人。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點。而這些往往就會成為在你身上無形的標籤。所謂人的標籤,不是指.........

Read More
No Image

談小人物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小人物」佔了社會大多數的普通人。他們的學歷不高、權力有限、名望低微,是微不足道的人。他們有時更被批評為目光狹窄、精神上表現卑微和無奈的小人。然而,我認為即使小人物被定性為普通人;但英雄、大人物所做的,他們也能做到,只是他們的付出經常被忽略。

首先,有一班小人物正每天默默工作,為整個社群建造家園。我們今天之所以有房子居住,在社會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香港之所以商廈林立,能夠成為東方之珠,全靠一眾每天日曬雨淋,冒著高風險工作的建築工人。

據香港審計處統計,從二零一二至一六年間,建造業的工業受傷率高達34.4%。單在二零一二年就有二十九名工人因工業意外被奪去性命。可是,當政府官員被追問意外成因時,往往只以.........

Read More
No Image

《所以美好》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書,內容全是字,對他人而言是死氣沉沉的,但它卻承載着我和父母一起美好的時光,還賜予我想像力,幻想自己是書中的主角向目的地進發。

「爸爸和媽媽總是輪流加班,害我今天又不能跟他倆一起看故事書了。」對一個年紀小小的孩子而言,床前故事可是每天都不可或缺的節目,是一天完美的句號。相信大家小時候也試過每晚臨睡前雀躍地嚷着父母說故事,要非聽不可的日子。這種親子時間的每一分一秒都是我珍而重之的,可是這種美好回憶的次數卻是我十個指頭也數得清,而我從不敢向他們抱怨,只是默默放在心裏收藏着。我看着淺藍的天花板,加上睡意襲來,朦朦朧朧間我睡着了。一聲巨響,伴隨着雨點淅瀝嘩啦的灑落在床前的窗上,嚇得我猛然一醒。兩行眼淚從.........

Read More
No Image

運動場上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咇!」 隨著哨聲的響起,運動場上的運動員們如箭一般脫弦而出,頭髮被風吹得微微上揚,露出了額頭。看似挺長的一百米賽道,在他們急促的步伐下卻短得不像話,轉眼之間便到達了終點。他們喘著氣,緩緩走向觀眾席。但是沒過多久,賽道上又重新熱鬧了起來。隨著八百米比賽的第一圈完結,許多同學已經氣喘呼呼。可是儘管如此,他們的腳步也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他們眼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意志,一直向著終點直奔。

看見沙坑旁揮舞著紅旗的同學了嗎?運動員看見那紅旗揮舞後便緩緩退了幾步。突然之間,他停下了倒退的腳步,緊接著,是他以比原先快十倍的速度衝向沙坑並一躍而起,在空中短暫停留數秒後,以一個幾乎完美的落地動作收場,同學們紛紛為他.........

Read More
No Image

口罩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淺藍色、長方形、橡筋、戴在臉上,你想到了甚麼?

在醫院裏,每個人的臉上也有一片口罩覆蓋住自己的口鼻,為的就是防止病毒傳染到自己身上。在街道上,也有人戴着口罩,有些人可能是為了防止病菌傳染,但有些人則是為了遮着自己的臉,不與别人交流,不想被别人觀察出自己任何表情。

其實,現今大部分人與人的關係就像戴上口罩一樣,即使人們沒有戴上口罩,也與戴上了沒有區别。口罩像是一面無法跨越的牆,將牆外的東西隔絕得密不透風,令人無法呼吸。長輩與晚輩間,總是一方苦口婆心,一方敷衍了事。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總是有意無意地隔着一段距離。即使是熟人與熟人之間,也可能因為科技產品而變得疏遠。人們大多只願在網絡上摘下口罩,與電子科.........

Read More
No Image

「我不寫了。」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一把少女的聲音傳到我的耳邊,音量可以算的上細小,在我聽來還是如雷貫耳一樣震撼。她轉頭隨手把烏黑得發亮的電話甩到身後,長方體的背面落在床上,發出的那一聲悶響來不及傳出就被軟綿的被子吸收,最多是陷進光滑的奶白色表面,在上面留了個印子。我沒打算去搭理她,匆匆的瞥了她一眼,又把注意力傾注在電腦發白的熒幕上。雙手的食指笨拙地在鍵盤上反復橫跳,試圖儘快把一連串流暢的句子敲打出來,歪頭思索不夠一秒,又發現文法、修辭錯了,只得大聲嘆氣之後,抿著嘴唇一個一個字的重新改正。

就這樣,空氣中飄著一股莫名的尷尬與寂靜,初夏的騰騰熱氣與依稀從遠處傳來的幾聲蟬叫已經把堆滿了雜物的狹小空間裝滿了,根本容不下其他別的對話——因.........

Read More
No Image

有人認為:「今時今日,圖書館已失去它的價值。」你認同嗎?試表達你的意見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提到圖書館,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整齊排列的書架,安靜的環境等。

在圖書館裡面有很多供人借閱的書籍、雜誌、音像製品等等。

現今社會科技發達,人們的生活得更方便。例如電子書的興起便令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只要上網搜查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既方便又快捷,因此有人認為既然電子閱讀可以取代實體閱讀,那麼圖書館便已經失去它的價值了。可是我對此卻持相反的意見。

首先,圖書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歷史價值,而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出現了首個圖書館。某些圖書館甚至保存著一些人類的文化遺產、歷史文獻等等。那些保存著文化遺產的圖書館更是珍貴,紀錄著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文獻是十分有歷史價值的。圖書館也是人.........

Read More
No Image

續寫故事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眼前這位病人,早前因交通意外須切除雙腿,但此刻坐在輪椅上的她,卻是滿臉笑容。」護士們竊竊私語,她們對這位正值風信年華,名叫葉霏瑤的女生感到無比好奇。

「霏瑤,今天身體有沒有什麼不適?」替霏瑤進行手術的鍾敏言醫生來到她的身邊,親切的聲線彷佛能一瞬間治癒傷痛。這看似是醫生與病人之間普通的問候,誰知背後蘊含的是千絲萬縷、難以言喻的感情。霏瑤從小便是一個平凡、與世無爭的人,她在茫茫人海中不起眼,但她善良、樂觀。在大學的一次活動中,她與鍾敏言結識,兩人開始了一段單純的愛情。

大學畢業後,敏言很快便被醫院錄取,順利當上一名外科醫生,霏瑤則成為會計公司的試用期員工,他們每天都為工作而忙碌,一天二十四小時對他們.........

Read More
No Image

《因為失去,所以美好》

November 13, 2020 HUNG YUK LEUNG 0

有人說人生最悲慘的就是失去金錢、感情、生命。或者從前的我也一樣,為失去而失望、絕望、落淚。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帶給了我別的感覺,我逐漸對失去改觀…

第一次的失去已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甚至記不起那究竟是我多少歲的時候。這次的失去並不真實,或者說本來就沒發生過,那只是一個夢,卻如同被燒紅的鐵燙到一樣,狠狠烙印在我的心上。

夢的開始時,我正與母親牽著手,哼著小曲去吃早餐。走到馬路前時,身旁的温暖的軀體卻突然消失。當下的我十分無助,不知可做什麼。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後,我忍不住跌坐在地上,徬徨地哭著,然而再怎麼哭,失去的還是沒回來。那種可悲的感覺湧了上來,我在睡夢中更聽到自己真實的哭聲。

在母親醒來後,我再也忍不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