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March 11, 2020 Ka Yi Luk 0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獨自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解難,人便會淺陋而見識不廣。在現今的學習生活中,你是否認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試談談你的看法。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獨自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解難,人便會淺陋而見識不廣,我對此話深表認同。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窮盡此生,人所學之物不過是冰山一角,獨自學,所能得到的知識更少。相反,若與朋友互相學習,更能擴闊自己的知識領域。一個人學習,所擅長之事最多不過算個領域,對其他領域所知不廣,但若有朋友相助,便能對其他之物有更多的認識,見識亦會因而增加。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亦常與其他科學領域的朋友互相探討學問,他們戲稱其研討會為「.........

Read More
No Image

看圖作文

March 11, 2020 Ka Yi Luk 0

在菜市場裡,每天總是人山人海,熙來攘往,行人眾多,熱鬧非凡。

走了進去,經過燒味檔,香噴噴的燒汁味撲鼻而來,令人垂涎三尺。盆子裡裝著不同肉類,有叉燒,燒鵝,燒肉,油雞等等。那裡賣的燒味香嫩多汁,令人胃口大開。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蔬菜檔,那位姨姨叫賣的聲真響亮!音量和汽笛聲不相上下。蔬菜的款式可真多,有白菜,西蘭花,南瓜,玉米,蕃茄等等。一片綠油油的蔬菜,裡面夾雜著五顏六色的蔬菜,組成了一幅「蔬菜圖」。蔬菜總是有一種淡淡的芳香,令人不用吃也能知道它是一種健康的食物。

轉彎後,便來到了魚檔。在遠距離也能聞到一股濃烈的魚腥味,十分刺鼻。桌子上的魚有的死氣沉沉,有的眼神呆滯,有的活蹦亂跳,也許,牠們還不知道.........

Read More
No Image

放下爭勝心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題目:《放下 》(放下爭勝心

爭勝之心,人人皆有之。從小到大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城市中,我們一直都被要求要「贏」:贏在起跑線、贏在學業、贏在工作……我們不容許自己有一絲絲鬆懈,因為一旦放緩腳步,我們便覺得落後於他人、時代或者這個世界。然而,在不停追趕的步伐下,有些東西無聲無息地從生命的時光中悄然流逝。

我的家庭對我並沒有過多的催迫及限制,儘管如此,從小在香港長大,我很清楚保持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性。由我懂事開始,讀書成為了我人生中最重大、也是唯一的事情。當我的成績稍有下跌,無盡的恐懼和威脅感便會鋪天蓋地而來,一連串如成績達不到中學、大學的入學水平、達不到老師的期望、將來的出路等煩惱便接.........

Read More
No Image

我們都是凡人,需要人與人之間無偽的關懷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我們都是凡人,需要人與人之間無偽的關懷。」試以上文作文章結語,寫作文章一篇。

「行了行了,別鬧了行不行?」「鬧?你是說我在鬧嗎?」「稍停一下不行嗎?我上班已經很累,你就別煩我了!」「不行!今天得把這事講清楚!

隔著房門仍聽到外面清晰的吵鬧聲,就知道又到了他們每天的「例行公事」了。看著桌上佈滿紅通通大叉的卷子,不知為何這些聲音今天顯得格外刺耳。近幾個月成績不但一落千丈,更每況愈下。老師們天天在學校「悉心教育」我,回來想要安靜地溫習,卻又被爸媽的爭拗打擾,平日習以為常的嘈吵,今天卻意外的令人煩厭,不停在我耳邊繚繞。

「啪!」我把書本合上,把耳機塞進雙耳,把手機音樂調至最大音量。柔和的鋼琴聲傳入耳中,.........

Read More
No Image

各家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你是否同意「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種處世態度?試談談你的看法。

有人認為「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在現實中,若我們只管顧好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又是否為我們帶來益處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需要別人的協助。倘若我們平日多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便可以和他們打好關係,成為朋友,使我們將來有需要時可以互相照應,對兩者都有益處。相反,若我們凡事只顧自己,我們不但會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會令自己處身於困難時也沒有人幫助。

有時有些事情雖然與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若我們不同心合力對付這些問題,便會令社會長期存有分歧和衝突,使社會變得不和諧,缺乏凝聚力。而若我們大家都熱心社會事務,.........

Read More
No Image

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你是否同意「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種處世態度?試談談你的看法。

避免直視陌生人,對身邊的事物不聞不問,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這幾乎是香港人的默契。香港人以冷漠的模式生活,只要是與自己無關,對自己沒有任何傷害的,一概不多加理會。而我們會用「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來形容各人只須顧好自己的事,不必管別人的事。而就我而言,我不同意這種處世態度。

首先,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而非單單自己顧自己的事情。人類乃群體動物,是無法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社交需求」僅次於生理和安全需求,可見社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事業還是學業上,我們都難以避.........

Read More
No Image

車廂的所見所感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選擇一個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記述你的所見所感。

又一個清晨,我如常步入港鐵的車廂。初秋的清涼與地鐵人造的冷風混合成一種獨特的冷感,為只披著一件薄衣的我更添上一股涼意,我一邊用力拉緊我身上的衣服,一邊環顧我四周的人事,所營造出冷冰冰的氛圍的確十分切合這天氣的主題。

香港被稱為冷漠都市,而早上的車廂也的確有夠「冷」。仍帶一早被鬧鐘吵醒的煩躁與疲累,又或剛起床的渾渾噩噩,車廂內的人不論站著坐著,都是統一地掛上木無表情的面具,臉上看不出內心一絲的波瀾。而有別於其它時段的車廂,早晨的地鐵也總是瀰漫著一陣異樣的寧靜,連平日吵鬧不已的小孩也只是寂靜無聲的放空,彷彿仍在回味昨日的夢境。局促的空氣中只聽到機器隆隆.........

Read More
No Image

應否摒棄老舊事物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社會資源有限,為發展之故應摒棄電車、手工藝等老舊事物。試談談你的看法。

世上萬物幾乎都有更替的時候,人造之物亦不外如是。此時此刻新奇有趣得叫人眼前一亮的,也許在草青草黃後已經不為世人所記念。更替仍是唯一不變的定律,但並不代表舊事物鐵定沒有保留的價值。

有論者認為社會資源並非取之不盡,應摒棄電車、手工藝等老舊事物。不過,就算立於功利的角度而論,老舊事物亦有其發展價值,更會為社會帶來收益。論本土特色,「叮叮」作為香港標誌裡的交通工具自然一馬當先。時至今日,無論本土微電影或電視台大製作,抑或著名電影,皆有叮叮的影子,如《胭脂扣》、《阿飛正傳》等。自一九零四年就投用的叮叮車雖然溫吞,卻魅力猶在,.........

Read More
No Image

為了人類的幸福,一切的犧牲也是值得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談談:人類發展是一個過程,過程中自然會有犧牲;只要最終人類幸福;那麼,一切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過往幾千年間人類文明長足發展,事物不斷往前推進,由小至大、自簡至繁。各個領域中人類種種進步,毌庸置疑地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有序,更使他們有更廣泛、更充足的生活享受。遠古時代,各個文明的部落交流、合併,融會出不同的文化,以語言、文字、學說、習俗等形式,在數千年間演變進步,不但增潤了我們的生活,更衍生出數不勝數的藝術創意。人類群舍安定下來,繼而發展出各經濟體,而後日漸壯大、蓬勃起來,伴隨更頻仍的商業來往、跨國貿易,人民的生活素質有飛躍的提升。近代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讓人類在各範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醫學.........

Read More
No Image

試選擇一個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記述你的所見所感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前往調景嶺的列車即將到達,請乘客們上車。

列車快速地駛走,車頭在我面前嗖一聲駛過,只看到車廂最後減速,然後停下的身影。「二十五號車廂」,我看一看了車廂號碼,是我平日坐的最尾車廂。車門緩緩打開,我低著頭,畢直地走到車廂角落,靠著一欄杆站著,拿出手機漫無事事地隨意站著,很快便融入了車廂內,成了車廂的慣常風景之一。

列車緩緩開駛,從地下列車緩緩開駛,從地下昏暗的管道到了露天的大橋,夕陽的霞光瞬間照進了整個車廂,我望過去,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外面快速行駛的世界,溫暖的夕陽光線籠罩着整個城市,從左至右高樓大廈密密麻麻地聳立着,在一棟棟玻璃落窗的寫字大樓下是矮小的樓房與天橋,如同石屎森林般,人們在石屎森林下熙.........

Read More
No Image

試選擇一個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記述你的所見所感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選擇一個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記述你的所見所感。

我自小便有暈車的毛病,也因此,我十分討厭坐巴士。每當我踏進車門的那一刻,那被密封車廂囚禁著,令人厭惡的皮革、汽油味便急不及待地鑽進我的鼻子。一旦坐下後我往往倒頭就睡,彷彿這樣就再也嗅不到這惡人的味道。可自從升上中學後,每天都必須搭巴士上學,我開始漸漸與他們相知相認,化敵為友,我習慣了它們的陪伴,也多了一個新愛好⎯⎯遊巴士。

比起大眾更愛的上層,我更鍾情於下層的座位,雖然下層不比上層窗外的景致遼闊,卻能看清每一個進入車廂的面貌,接觸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故事。今天,我一如既往,準時七時三十分站在車站迎接我晨起後的第一量巴士,期待著一場趣味橫生的巴士遊。

Read More
No Image

試描述一次飲宴/用餐時的所見所聞,並表達你的感受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描述一次飲宴/用餐時的所見所聞,並表達你的感受。

記得兒時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便是春節,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才會有團圓飯吃。我喜歡團圓飯背後的意義⎯⎯團團圓圓。在這個忙碌的都市中,親友們都各散東西,惟有在吃團圓飯的這一天,大家才會放下手上永遠忙不完的工作,抽空共聚兩小時。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互訴這一年的別離之苦,那一股喜慶熱鬧的氣氛,會讓我產生一種縱然我們分散各地,但彼此的心依舊相連的錯覺。然而,待我長大成人後,我才察覺這看似和樂融融的飯桌其實暗藏殺機。我們吃的不再是美酒佳餚,而是面子。

我真正意識到團圓飯是一場以面子之名而發動的戰爭是在我剛升大一的時候。戰爭自父親踏入包廂開始。猶記得父親在.........

Read More
No Image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人目光太過敏銳,觀察入微,就會沒有朋友。有人認為,為了結交朋友,應該要降低自己對人對事的標準。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和際遇都不盡相同,因而接觸的群體也有區別。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些人擇友標準較高,但不幸地身邊人都不符合自己的準則。在這種情況下,人應該為了結交朋友而降低自己對人對事的標準,迎合大眾嗎?我認為絕不應該。

對朋友的準則無外乎對人品格的要求,相處得再久,興趣再相似的人要是理念不符、三觀不合,根本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從這點來看,結交達不到自己標準的朋友是非常危險且自甘墮落的行為.........

Read More
No Image

無痛人生真好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感到生活不快樂。有人提出:「無痛人生真好!」試談談你的看法。

痛苦十分討厭。假如你嘗試問身邊的人喜不喜歡痛苦,他們總會說香港生活壓力大,競爭大,難道能快樂麼?

香港人彷彿已被絕望吞噬了,每天營營役役,就如圍繞太陽公轉的地球一般永無停下來休息的盼望,十分痛

可是,換個角度想,難道痛就不能成為一種祝福?

雖然無痛人生很吸引,但是人生不可無痛。

痛是邁向進步的推動力。早於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被吳王打敗,給夫差做奴僕,更親嚐糞便,受盡凌辱。十年後獲釋放回越國,下定決心要一雪前恥,於是每天臥薪嘗膽,以痛苦提醒自己要勵精圖治,終於十年後打敗吳國,成為一代春秋霸主,青史留名。尊嚴掃地的痛楚激起.........

Read More
No Image

談敵人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敵人,廣義上的敵對關係可以只各種競爭關係,猶如情場上,情敵們互相競爭着同一個目標,從而心中產生一種敵對的關係。可是,擁有的人是一件對自己不利的事嗎?我卻不這麼認為。

首先,我認為擁有敵人能使自己進步。在競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爭奪着眾人所追求的目標,因此人人都把自己磨練得比其他人突出。小則在運動賽事中選手們互相爭奪冠軍的殊榮而努力練習,只求在比賽中能力壓其他對手。當每個人都抱着這個心態時,他們的技術不但會提升,更可能突破自己的界限,就如《龍珠》中的悟空透過一次又一次艱苦的戰鬥,面對一個比一個強的敵人,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最終成為全宇宙最強的戰士。因此從個人層面來看擁有敵人能使自身進步。大則從.........

Read More
No Image

願望達成了,我卻並非如預期般高興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以「願望達成了,我卻並非如預期般高興。」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願望達成了,我卻並非如預期般高興。清涼的晚風陣陣吹來,理應把我的煩惱吹走。可是,現在我卻感到涼風刺骨,是風涼,還是我的心在隱隱作痛?我也不知道。

一年一度的校際朗誦比賽來了,普通話老師正考慮參加獨誦比賽的人選。自初中以來,我的普通話成績雖然不錯,但仍然不夠我的好朋友一心好。和往常一樣,老師挑選了我和一心一起參加。一心一向都是這個比賽的冠軍人選,而我總是給她比了下去,未能勝得過她。有她同場的比賽,我只能屈居亞軍。然而她是我的知己,她取得冠軍我固然開心,可在我心裡總是有點酸的味道。為什麼我永遠都是第二人選?為什麼總是無法越過她攀上最高峰.........

Read More
No Image

談知己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何謂知己?知己就是與自己親密無間,對自己不離不棄的人。知己,就是知心好友,是很了解明白自己心意的人。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朋友可以有很多,但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其實很少。朋友當中,和你最要好的人就是你的知己。知己能夠和你分享秘密,鼓勵你向上,能夠經歷得起時間空間的考驗,為你作出巨大的付出,甚至可以為你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說的正是如此。

朋友可以有很多,但真正的知己即使只有一個,已然足矣。真正的知己擁有共同的靈魂,他們的心意相通,亦很了解彼此的需要。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明白對方的心意。春秋時,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但兩人各事其主。後來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

Read More
No Image

無痛人生真好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感到生活不快樂。有人提出:「無痛人生真好!」試談談你的看法。

人生是一列過山車,打從娘胎出生開始,我們就已經坐進過山車的車廂裡。隨著上上落落的路軌,往往能在主題樂園中聽見此起彼落的叫聲和滿足的表情。沒錯,人生的路途從來不是平均,然而卻能在當中找出可貴之處,「有痛人生」始乎才是一個真正活著的模樣。

痛,能使人學會在逆境中成長,能使人學會在摔倒後站起來,能使人學會在挫折中變得堅強。生命中往往有很多事並不如意,沒有人喜歡面對腳下的絆腳石,但似乎它們是指定的人生里程碑。人,總是會失敗和犯錯,重要的是我們懂得在錯誤中學習,而不是小孩摔倒後在地上跺看腳大哭。艱難的道路總能帶你走到美麗的.........

Read More
No Image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獨自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解難,人便會淺陋而見識不廣。在現今的學習生活中,你是否認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試談談你的看法。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作為朋友寥寥可數的人,我不認為沒有朋友的人必然孤陋寡聞,但若果論到單靠自己去學習的人,見識就難以不被規限著了。

首先要定義「獨自學習」,就是學習者有與其他人的互動,只會閱讀書本、報刊,觀看電視節目等。為什麼這些人會見識淺陋呢?世上不是有數之不盡的學習資源嗎?不要說書籍,還有各科目的網上課程,課程片段教的全是大學知識,怎會孤陋寡聞呢?正是學習資源太多,只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方面去學習,即使對科學有高深.........

Read More
No Image

我的幸福配方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個人走進《幸福介紹所》,詢問所長幸福的配方,所長指向那個百子櫃,說:「先生,請按需要自行處方。」試以「我的幸福配方」為題,寫作一篇文章。

我的幸福配方

面前是一個百子櫃,每個櫃寫著不同的「藥材」,如「健康」、「學業」、「才華」等。我一直追求幸福,最近在街上瞧見一間《幸福介紹所》,便走進去看看,那所長向我說要自行處方我的「幸福」。

我躊躇著,眼睛卻不經意地停在百子櫃最中間的位置,那些櫃寫著「財富」、「健康」、「學業」等等,這些都是都市人所渴望的,所認為得到它們便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我猶豫了片刻,正看著其他的櫃子時,我的眼睛停留在百子櫃右側的櫃子「人際關係」上。

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中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我.........

Read More
No Image

校園午休眾生相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試以《校園午休眾生相》為題,描寫校園人物的面貌。

「鈴⎯⎯鈴⎯⎯」下課鐘聲響起代表著午飯時間的開始。還坐在課室位子上的「飢民」已不關心老師說的總結,眼睛不時被門外的朋友吸引住,急不及待與好友共聚,分享課堂上的趣事。

「各位同學再見!」隨著老師宣佈課堂的結束,悄無聲息的走廊頓時充滿了歡笑聲,響遍校園。

小食部附近擠得水泄不通,在風紀員的指揮下,同學們有秩序地排隊。在隊尾的同學愁眉苦臉:「唉!不知要等多久呢?我怕輪到我們時,我最愛的火腿蛋公仔麵已售罄了。」他的朋友探頭視察排隊的現況,但只好無奈地等待。相反,在隊伍前方的同學手中已拿著金錢。輪到他們時,他們一氣呵成地說出所購食品,小食部姨姨一臉冷靜,一手找.........

Read More
No Image

鋼琴老師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懷念___________

說明: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受到許多人的影響,他可能是親人、老師、朋友,也可能是偶遇的陌生人。直到目前為止,你受到哪些人的影響?最懷念的人是誰?請選其中一位,敍述他影響你的具體事蹟,和你對他的懷念之情。

懷念鋼琴老師

在我還是四、五歲的時候,媽媽便送我到在家附近的琴行學習鋼琴,我大概也學了兩、三年了。

記得我第一次踏入琴行時,走廊放滿了紅色的圓椅子,方便學生在門外等待老師。一間間並列著的琴房中傳出美妙動聽的琴聲。此時,一個身穿格子長裙,有著一把烏黑的長頭髮的姐姐從琴房走了出來,手上拿出琴書,滿臉笑容地對著我說:「你好,請跟我進來吧!我們開始上堂了。」語畢便拉著我的手進去了.........

Read More
No Image

我看偏見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偏見,無處不在。最主要的成因,是我們很容易先入為主地對別人下定論。

罪人之一,眼睛。生物學上說,光線折射進我們的眼球,產生的訊號由神經線傳入大腦,進行分析。而這些光線與訊號,形成了美醜、高矮、不同種族的分析,只憑外形,我們便能下很多的判斷。富麗堂皇的餐廳一定是高級、好吃的,有頭皮的男生一定是邋遢的,甚至網上流行說,長得好看的人上廁所也比長得醜的人拉小提琴好看。儘管事實上,那間餐廳高價售賣難吃的晚餐;有頭皮的男生是因為有皮膚病而頭皮發炎;長得好看的人也因此被社會賦予了玩弄別人感情的資本。如果世上有一半的人是瞎子,想必世上的偏見定能減少三、四成。

罪人之二,經歷。經濟學上說,消費者會因過往的購物經驗而.........

Read More
No Image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人目光太過敏銳,觀察入微就會沒有朋友。有人認為,為了結交朋友,應該要降低自己對人對事的標準。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人認為,為了結交朋友,應該要降低自己對人對事的標準。我並不同意這種做法,降低自己標準而去迎合別人並非一種恰當的交友方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指君子之間雖有不同的意見,但在不同的意見下能和睦相處,但小人在意見不同時,則會選擇盲目苟同,以換取表面上的和諧,實際上因意見不同所產生的不滿仍充斥著整個團體。這正正與降低自己標準以換取朋友一樣,是盲目苟同別人以獲得朋輩之間的.........

Read More
No Image

談犯錯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有人認為必須避免犯錯,有人認為犯一些小錯不必在意,有人認為無論犯了什麼錯,最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從中汲取教訓......試以「談犯錯」為題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對犯錯的看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有人認為必須避免犯錯,有人認為犯一些小錯不必在意,有人認為無論犯了什麼錯,最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從中汲取教訓。我則認為以上三個態度皆有可取之處,若能平衡三者,便真是「善莫大焉」了。

有人認為必須避免犯錯。因為很多錯誤一旦釀成了,便會無法挽回,更可能令人追悔莫及,結果無法承擔。於是,有著這種必須避免犯錯態度的人,會對自己有嚴苛的要求,時時警剔自己,做事便會小心謹慎得多,使自.........

Read More
No Image

我的幸福配方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有個人走進《幸福介紹所》,詢問所長幸福的配方,所長指向那個百子櫃,說:「先生,請按需要自行處方。」試以「我的幸福配方」為題,寫作一篇文章。

「自行……處方?」客人猶疑地重覆了所長的話語,語氣裡帶了點不可置信,又有點疑惑。

「真是的,又是一個不清楚規矩的!」所長煩躁地抓了一把髮,那也難怪,近日的客人增多,但全都是些新客,一個個介紹下去,不免會覺得煩躁。

「我來負責吧!」熟練地拉開百子櫃的某一格,我掏出了裡面的東西。與其花費唇舌向客人解釋,倒不如按自己的幸福配方配搭一次,作個範本給客人來的清楚。

首先,需要的是二兩勇氣。我小心翼翼地放了兩匙金色的粉末入瓶子。

追求幸福總是需要適量的勇氣。邁往那星辰所在之處的.........

Read More
No Image

一封不寄的信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致親愛的小王子

請原諒你的飛行員朋友把你的故事傳揚了出去,不過也因為如此,我得以聽聞到了你的故事。希望一個不再年幼的地球人的信,不會為你帶來太大的麻煩(畢竟我不太肯定你是否懂得這種語言。

小時候的我恰巧和你相反,我總是努力地去了解大人的想法,我拋棄了天真和想像,也不再天馬行空,成為了那批量製造的娃娃,與別的一模一樣。說到這裡,或許你會討厭這樣的我吧

但去到後來的後來,我既開始懷念起初時的模樣,那稚嫩的臉上擁有著最純真的笑容,那畫筆落下的是無窮的想像。那時我,想必與你能擁有更多的話題。你可以與我分享你最心愛的玫瑰,我可以講講我收集的寶物,從秋天樹上掉落的第一片楓葉,到沙灘上絢麗奪目的七彩玻璃….........

Read More
No Image

談敵人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所謂「非敵則友」,周遭的人不是敵人,就是朋友,所以人生總會難免遇上「敵人」。然而,遇上敵人時,你會選擇「挑戰」還是「逃跑」呢?

「敵人」大致分為「有形」與「無形」兩類。先說「有形」:就是你在現實中能夠觸碰、看見的敵人。也許是你比賽時的競爭者;也許是與你政見不和的人;也許是與你有種族仇恨的人。凡與你不和、阻礙你的人,幾乎都可以成為「敵人」。

而「無形」的敵人,莫過於自己的心理了。常言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是一種忠於欲望的生物,總會有想偷懶、逃避一切工作之時,而我們皆為人,都會有逃避的想法。而「逃避」、「偷懶」等人的心理往往拖慢工作進度,成為妨礙人往目標前進的「敵人」。

遇上「敵人」,有人逃避、有.........

Read More
No Image

談恐懼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所謂恐懼,顧名思義,就是我們「極度懼怕」的心情;亦是中國人所指的「七情六慾」之一。然而,對於恐懼,你又有何看法?

在實際的角度而言,恐懼是當你遇上主觀感受認為「可怕」、「危險」的事情時產生的心情,使你能夠遠離危險。

而在中國文化的角度而言,「恐懼」不是君子應有的心情。孔子說過:「君子不憂不懼」,而其原因是「內省不疚」,即只有作過虧心事之小人才會感到恐懼。

不論是古代或是現今,「恐懼」一詞都存在人心。而人恐懼的事各不相同,並不一定如儒家文化所推崇般只有做過虧心事的小人才感恐懼。

人所恐懼的事物大致分為兩種:「有形」與「無形」的。先說「有形」。人所恐懼的「有形」事物,即現實存在、可觸碰的事物,例如有人懼怕.........

Read More
No Image

給父母的心聲LN

March 10, 2020 Ka Yi Luk 0

在小時候,最能記得的就是在每次闖禍後父母正色厲聲地責備的聲音,其次就是在每次責備過後,父母語重心長地訓話的聲音,可是懵懂無知的我竟未曾留意到過他們發自內心肺腑的聲音。而隨著我漸漸地成長,我才在生活中的瑣事中感受到母親給我的心聲。

但是,我又是怎樣察覺到她的心聲呢?那是因為在我慢慢長大的時日裡,我漸漸發覺到一些不尋常的事!像是即使母子倆在前一天大吵了一架,但第二天還總會有一疊四角尖尖、方方整整的衣服靜靜地擺放了在我的床頭邊上;又像是即使她卧病在床,但我總能在電飯煲和微波爐裡找到一頓尚有餘溫的「盛宴」;又像是即使她衣櫃裡的衣服每年都不增反減,但我總能在我的衣櫃裡見到一件又一件的新衣裳……就是這樣,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