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堅強

1
0



我們緊握著一件東西不放時,便會受到這件東西限制,如果適時放手,或許會得到一些新的體會。你曾因放下某些事情而得到新的體會嗎?試為「放下  」補上一詞,並以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請把文題寫在答案紙的第一行。

放下堅強

一直以來,堅強都是充滿正面的象徵,只有堅強才能成功,只有堅強才能生存。堅強一向都是強者的必要條件。相反,「軟弱」這個詞語卻永遠和「無能」成雙成對,永不分離。然而,為何堅強就一定是正面,而軟弱就注定要失敗?軟弱真的無存在意義嗎?

在探討堅強是否必要前,必先要定義何謂堅強。堅強,是指內心的強大,不易受困難和失敗的打擊。堅強的人內心不易受負面情緒的影響,而且多數堅強的人,都具有永不言敗的特點。如果肉體的強大稱為強壯,那精神上的強大便稱為堅強。無可否認,堅強確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堅強能使人朝著目標進發,不會受到少許打擊便放棄。

雖然堅強確實是重要,但有時候放下堅強更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世界上所有人,都有其軟弱的一面。因為人非草木,而是有內心的。但凡有內心的人甚至動物,都有其內心的軟弱面,這些就是人精神上的弱點。正正因為這些弱點,在在顯出我們是有「情」的人。試想想,如果有一個人的精神毫無弱點、絕對堅強,那麼他跟一個鐵石心腸的機械人有何分別?他甚至不會因任何事情而痛哭流淚,這樣的人還算是人嗎?放下堅強,才能使自己認識自己的軟弱面;接受自己的軟弱,才能使自己進步,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社會上,有不少學生因壓力而自殺,所有人都認為他們不夠堅強;但是因為他們不是不夠堅強,而是太過堅強。這些學生太過堅強,因為他們為了符合社會對堅強的定義,而勉強自己成為堅強的人。他們迫使自己堅強,而忽略了人有軟弱的天性。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軟弱,不願意認識軟弱的自己,所以才走上不歸路。盲目追求堅強,只會使自己鐵石心腸;適當地放下堅強,認識並接受自己的軟弱,才是真正的強大。

放下堅強,亦可以解除內心對人的防備,感受真正的愛。相信每個人都曾經在小時候,伏在母親的懷中痛哭的經歷。那一刻的心情,相信是最為真情流露,最感受到愛的一刻。小時候跌倒的時候,我們總是可以毫無顧忌地流淚,因為我們對身邊的人都不設防,敢於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敢於展現自己最真誠的感情。但漸漸地,我們被教導要堅強,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流血不流淚等。於是我們開始將自己最真實的感情藏於心內,外表總是掛著一副假面具。最終,我們連自己最真實的情感都忘記了,即使記起,亦不願展露在人前。我曾經也飽受學習和考試的壓力所困,甚至因此患上失眠症。當時我不斷對自己說「要堅強,不能因小事而放棄」,但結果只是令自己的壓力百上加斤。直到有一次,我向家人抒發自己的真正感受,我才真正感到釋懷。雖然壓力依然存在,但至少我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內心更自在。

堅強固然有存在的必要,但軟弱亦是組成人內心的關鍵。正因為人的軟弱,才顯出人的感情;正因為軟弱,人才要互相扶持;正因為軟弱,我們才是活生生的人。軟弱對人而言,是進步的關鍵。認識並接受的自己的軟弱,是進步的首要條件。面對壓力時,不必盲目追求堅強,可以選擇放下堅強,選擇向身邊的人展示自己的軟弱。颱風時,看似堅實的大樹總是會被吹倒;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草反而能度過難關。所以堅強不一定全是好處,軟弱也不一定代表無能。懂得學習放下堅強,在堅強和軟弱中取得平衡,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