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遠足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0
0



還未經歷那次遠足前,我對於在人際關係之中盤旋感抗拒⎯⎯我不喜歡那種在生活當中遇見軌跡彼此交錯的人時,無論願不願意,總得立刻調動表情與皺紋,好牽起一絲看似至真至誠的假笑,為了不與他人產生爭辯而故意裝出一副同意的樣子。我只能說我非常抗拒與別人建立關係。矛盾的是,我卻渴望能有真摯的朋友。雖然有不少人願意與我相處,但我所擁有的「朋友」也沒幾個是真摯的。我心中有一個洞,那個洞只能被真摯的友誼填滿。

因為父母的「威逼」之下,我被逼與他們一起去遠足。我對遠足這項活動的印象是「沉悶」和「疲倦」,我並不渴望能夠從遠足中看到甚麼珍奇怪異和具啟發性的事物。一路沿山而行,我只見到各種各類平常都能看見的大樹和植物,已經汗流浹背的我在看到這些無趣的事物時就更煩躁。我不停地叫喊著:「不要再走了,我已經很累了,我們回家吧!」父母則回應:「差不多就到了,再忍耐一會兒吧!」我只能吞回那道怨氣繼續走。

不知是不是上天要安排更多困難給我,我們唯一的指南針不見了,但我們已經走到樹林深處了。而四周八面的環境對於我們來說是何等陌生,但無奈我們也終不能停在此地而不尋找出路,因此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去嘗試每一條可行的道路。由於身處的地方被密集的大樹所覆蓋,只有少量的陽光能夠從樹葉的縫隙中穿透,這也使周圍環境變得頗為幽暗,加上四周不時會有煙霧湧出,使我們更難以分辨出正確的道路。經過一番探索,我們最終依靠「哇啦哇啦」的水源聲,找到了我們整天都在尋找那處目的地。

眼前的景觀,這完全顛覆了我對這次遠足的印象⎯⎯一大片春天的紅翠嫰綠的杜鵑櫻花映入我的眼中,我從來都沒有看過如此盛燦優雅美麗的花田。加上活潑清脆的鳥聲和淙淙的流水聲,這顯然就是大自然的交響樂,它們不僅沒有違和感,反而有種錦上添花的效果。我深深被大自然的威力所震懾,我一直以來對建立人際關係的那道名為「抗拒」的牆也隨大自然此起彼落的聲音破碎。

其實與人建立關係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只不過是因為我對它已有的偏見,才害怕和不願意接納它。就像在這次遠足,我本來對遠足抱持著一種負面的偏見,更不要談甚麼好感,但只要我在迷路中尋找正確的道路的過程中學會忍耐和堅持,最終的結果都會是好的。假如我懂得先撇除對建立友誼的偏見,繼而在認識他人這個艱辛的過程中懂得忍耐、尊重他人,相信別人也會尊重自己,願意主動認識和與自己相處,真摯的友誼也就能隨之建立。

生於這個社會,群體不可能只得一種聲音。相處往往是一場互相說服的拉鋸戰,我們蘊含不同而不會互相消滅的聲音,學會不卑不亢。就是因為我們有了差異,才讓群體的存在有了意義,學會聆聽他人的聲音,學會尊重他人,正如大自然包容不同生物的聲音一樣,人也要學會不要謀殺別人獨有的價值,但也要堅持自己的價值,友誼才能隨之建立。

有時大自然比我們人類在建立人際關係的學問上更勝一籌。想到這,我不禁會心一笑,心中的那洞也隨之慢慢被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