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提時代開始,或許是剛學會說話時,長輩就一直教導我們要對別人說「謝謝」,生活中我們也很常聽到和說出這兩個字。可是,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它的意義呢?
很多人把香港評價為「冷漠的城市」,為甚麼呢?很簡單,讓我舉一個例子。你今早出門上班時有和大廈的管理員打招呼嗎?也許你會說:「我很忙欸,哪有時間跟別人客套。」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都市人生活太繁忙,導致他們只專注於自身,容易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大廈管理員每天兢兢業業地保護著住客的安全,卻被人認為是無關痛癢的人。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了感恩之心。
其實人身為一種群居動物,每天都跟人接觸,亦接受著很多人的幫助。巴士上的司機、學校的老師、一起工作的同事,甚至是家人,都在各方面為我們付出過,卻也經常被我們拋諸腦後。人們要是能每天從瑣事中抽身,仔細想想當天的經歷,也許還能發現更多這些值得我們去感恩的人。不要把你所擁有,所接受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人生來就理應為你做甚麼。相反,我們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說不定會發現更多值得你真心感謝的人。
或者會有人說,其他人所做的只是份內的事,是為了完成工作才做的,憑甚麼要求我感謝他們?那是因為人都是平等的,有些人就算選擇不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也照樣能拿到工資,但也有些人甘心樂意地選擇幫助我們,不求回報,也不是為了金錢。為甚麼我們不嘗試以開闊的心胸去感受身邊人的真誠並感謝他們呢?
「啣環投珠」的故事大概是最膾炙人口的寓言之一。故事中的小黃雀被楊寶所救,得以保全性命,傷好後叼來四個玉環保佑楊家後代仕途順利,以報救命之恩。古語有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故事中就連畜生也懂何為報恩,身為人類卻在感恩一事上斤斤計較,我們是不是該感到羞愧?
人若是不懂得感恩,就不會發現生命裏有值得開心的事。因為他們感受不到來自別人的關懷,也不在意別人對他們的好。這種人的生活是空虛的,孤獨的。不懂感恩亦會令我們錯過應該感謝和報答的人。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狀況發生才知道後悔,到時再捶胸頓足也甚麼都無法挽回了。
反之,學會感恩所帶來的好處是無法估量的。常存感恩,我們就能發現身邊充斥著關心、照顧我們的人。這種認知讓人打從心底體會到生活中充滿美好的人和事,無疑會令人活得更加幸福快樂。同時,懂得感恩的人能跟家人、朋友等維繫良好親密的關係,很少會有徬徨無助孑然一身的時候。
感恩是快樂的泉源。因此,從今天起,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每時每刻都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去珍惜、報答願意為你付出的人。這樣,「謝謝」這兩個字的意義或許會變得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