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給予獎勵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有人認為這個做法過於功利。

3
0



有人認為給予獎勵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有人認為這個做法過於功利。試談談你的看法。

當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相應回報,每個人都會感到喜悅欣慰。對學生而言,努力學習後如果能獲得獎勵,也肯定會對他們產生鼓勵。不過,有些人卻認為給予獎勵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做法過於功利。我覺得這全取決於獎勵的方式及內容。

獎勵能給予人努力的方向,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是毋庸置疑的。設立獎勵制度能推使學生朝著某些目標前進。有些人會為了上台領獎那刻的自豪感去爭奪名次,也有人會為了父母承諾的獎賞,如新的手提電話、電腦等,奮力提高自身成績。無論學生是出於對物質的追求,還是對獲獎帶來的滿足感的嚮往,獎勵的吸引力都顯而易見。由此可見,獎勵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然而,有些人認為這個方法過於功利也是無可厚非的,確實有學生求學一心只為賺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但這只是極少數人的狹隘想法。造成功利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不恰當的獎勵方式。舉個例子,假如家長每次都用昂貴的產品或金錢吸引學生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學習與物質掛勾。原本從學習中得到的樂趣則會被贏取獎勵的渴望取代,扭曲了學習的原意,亦扼殺了學生自身的求學動力。這種獎勵方法不單會造成學生的功利心態,只要獎勵不再符合孩子期望,他們很可能就會喪失動力,因為獎勵的落差會令他們認為學習不再有價值。

有鑑於此,我認為所謂獎勵必須是有限且合理的。有時候獎勵並不在於其物質本身,它代表的是對學生努力的認同和肯定。譬如老師經常會給課業表現優秀的同學在簿上貼貼紙,貼紙看起來只是微不足道又廉價的貨品,但它一樣能發揮獎勵應有的作用⎯⎯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努力的成果受人肯定必然能推使學生繼續做好,為了下次的獎勵而堅持、進步。平凡不過的獎勵也有鼓勵的效用,而且相信不會有人說追求小小的貼紙過於功利。可見獎勵跟功利沒有必然關係。

另外,學生被灌輸的價值觀也會影響他們對獎勵的心態。如果家長或老師給予獎勵的同時能作出引導性的評價,讓學生把焦點放在學習的成果、樂趣上,而非獎勵本身,學生就不容易把學習和獎賞劃上等號,避免功利心態的形成。這樣還能令他們明白獎勵只能作為「喜悅增強劑」的作用,從而專注於自身學習成果上,加深對學習的興趣,形成動力。而且「物以稀為貴」,降低給予獎勵的頻率也能有效激發學習意欲。

總括而言,獎勵的存在並不會促成功利心態,把物質與學習聯繫起來的是不當的獎勵方式。只要用法恰當合宜,獎勵絕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