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

2
0



題目︰有謂「知人者智」、「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試描寫一位教育水平低但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的人物。

在香港這個知識型的社會,「一個人的教育水平決定他的地位」彷似是大道理。 擁有好的學歷似乎就能為人帶來高薪厚職,然而,要在這個人際關係多變的社會生存,一張大學畢業證書是否足夠?高學歷也許是我們工作的入場券,但也許只是個人簡歷上的點綴品,真正能夠讓我們一生受用的其實是與人相處之道。而我的祖母正正是提點我這個做人道理的明燈。

祖母是我最敬重的人,我尊敬她,不是因她有甚麼高的地位,也不是因為她的學識有多淵博,而是因她懂得體諒包容,以德服人,讓人打從心裏尊敬她。祖母只有小學程度,但她卻深諳待人之道;她對待不同的人,會以不同的相處方法,總是恰到好處,毫不造作。

記得小時候,祖母與我們同住。爸媽外出工作,和我見面的時間最多的不是哥哥, 就是祖母。我雖稱不上野蠻,但小孩子總會任性,我和哥哥年紀尚小,彼此間時有磨擦。有一次我和哥哥玩得忘形,樂極生悲,不小心打破了家中的砂鍋。我和哥哥一想到父母的責罰,便開始推卸責任,越吵越兇。就在兩兄妹吵架將要變成打架之際,祖母從房間走出來,拿著我倆最愛的巧克力,看著祖母一臉嚴肅,我倆不禁噤若寒蟬。祖母徐徐的道︰「這巧克力原想拿來獎勵你們勤力用功的,剛才明明兩個都有玩耍的份兒,難道一隻手能把砂鍋推得裂嗎?哥哥你既然是兄長,就要以身作則,豈可教妹妹推卸責任?妹妹你也不要得逞,你竟口出污言,和哥哥吵架?」此時,我心裏的內疚油然而生,不好意思繼續吵下去了。祖母遞給我們巧克力,示意我們收拾好地上的碎片,揉揉我們的頭就離去了。就這樣,一場小風波平息了。

祖母雖然嚴肅,但更多時候她的臉上總掛著笑容。有一次我跟祖母到了一所社區中心做義工,我在一旁教導小學生功課,祖母在一旁和一群年齡相若的朋友聊天。老人家的聽力不大靈光,總是扯高聲線說話,因此我清晰地聽到他們的聊天內容︰祖母擔當了聆聽者的角色,經常笑而不語,這群人當中,有一個應該是家境較好,學識較高的老太太,她侃侃而談,滔滔不絕地談論年少時到國外念書的事,坐在一旁的幾名婆婆不禁皺起眉頭,彼此嘀咕著,我猜想她們定是不喜歡別人炫富,又不好意思插話說別的事情。相反,祖母則神色寬容,靜靜的聆聽著。祖母小時候家裏窮困,小學畢業後就出來工作,聽到老太太把外國留學的事娓娓道來,祖母越聽越有興趣,並適時向老太太詢問當時的狀況。過了好一會,老太太「抒發」完畢,又轉到另一話題去了。

祖母對待朋友有自己一套方法,和丈夫相處也有獨到之處。祖母和祖父鶼鰈情深,他們結婚超過半個世紀,給人的感覺仍像是新婚般。一個夏天,祖父回鄉探親,祖母因腳痛未能陪伴。祖父回來那天,大夥兒到車站迎接他,當這雙老夫妻重聚時,依然喜不自勝。祖母留意到祖父多天沒修鬍子,不禁摸著他的滿臉于思道︰「噢!老頭子長鬍子也很好看啊!不愧是我家的老頭子!」祖父聽了這句讚美,彷彿回到了五十年前,像一個初戀的男孩般,露出青澀的笑容。祖母的美言,就是他們夫妻感情的防腐劑,教他們的感情歷久常新。

無論是對待後輩、朋友,還是最親密的另一半,祖母總是能面面俱圓地和他們相處, 她不曾上過甚麼人際關係課程,卻能明白教導幼輩要軟硬兼施,明白朋輩們性格不一,需要彼此磨合的空間,明白夫妻間必須互相欣賞。「知人者智」,我心目中的祖母,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