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媽媽打掃的時候,瞄一瞄玻璃窗外鄰居晾曬的衣服,便批評道:「看,那新鄰居真馬虎!衣服還是污漬斑斑,洗得一點也不乾淨。」
女兒聽後,一言不發,走到窗前仔細打量,隨即抺掉窗上的灰塵,說道:「這不就乾淨了嗎?」
媽媽恍然大悟,不乾淨的不是別人的衣服,而是自己的窗子。
試就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如何消除偏見。
偏見經常在我們身邊出現。所謂偏見,可以解讀為一些主觀的判斷,我們因著自身的感情、認知和價值觀而影響了對事件的客觀判斷。就如上述故事中的婦人,她以自身主觀的感情認定了是鄰居的衣服洗得不乾淨,但實質上不乾淨的不是別人的衣服,而是婦人自己的窗子,令婦人誤會了窗外的衣服污漬斑斑。
偏見的成因有三,除了開首所述的自身主觀判斷,還包括以下兩項。一,在看待事情時太馬虎草率,未有認真審視。在故事中的婦人只是單單「瞄一瞄」,就下鄰居的衣服是髒的判斷,可見欠仔細觀察是導致偏見的成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亦常常犯下此錯誤。假若工作出現了問題,被上司退回文件,人們往往下意識會將過錯往別人身上推,第一時間假定「錯不在我」的偏見。這是很多人在打開細閱文件前的心態,這可謂是人的一種老毛病──自我感覺過剩罷了。他們只有在細閱文件後,才能得出真正的結論,找出犯錯的人。由此可見,在未經仔細和認真審視事情時,所得到的結論就會變成偏見。二,對事情欠缺多角度的了解,未能看清事件的全貌。在故事中婦人只是在打掃的過程中,站在某一角度往窗外看便下了結論,對事情沒有全面的了解,故此做成了偏見。在梁容若的《偏見》一文中,有這麼的一個故事:有兩個人面對面地同時站在廣告燈箱下,其中一個人開口向對面的人讚嘆道:「燈箱上的綠色小燈將廣告牌映襯得煞是美麗!」怎料站在另一面的駁斥道:「你說的是甚麼話呢?燈箱上的小燈明明是紅色的!」結果二人就這樣吵了起來。當警察來到時,二人都各執一詞、互不退讓。警察走到二人站的不同位置看了看燈箱,再命他們二人交換位置。原來燈箱一面的小燈是綠色,另一面是紅色,誰都沒有錯。梁容若舉的例子正好說明了偏見的成因是在於以偏蓋全,欠缺多角度思考而形成偏見,弄出個大笑話來。
要消除偏見,就必先針對偏見的成因。
第一,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陷入主觀的迷思時,就要借助外力¾¾第三者去幫我們撥開蓋掩真相的雲霧。在故事中婦人的女兒恰好就是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當婦人主觀地認定是別人的衣服洗得不乾淨時,女兒走往窗前抹走灰塵,令婦人意識到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女兒的出現和舉動消除了婦人的偏見,證明旁觀者能幫助自身消除偏見。人們時常因著自己的取態和情感而在不自覺中形成偏見。而這種偏見單單依靠自身是難以察覺的,因為偏見自小就隨著環境、教育而影響著我們。但旁觀者恰好能扮演較客觀的角色,他們能以和我們不同的向度去看待事物,點出我們的主觀之處。相信大家都對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有所耳聞。廉頗大將軍一直對藺相如抱有諸多不滿,認為自己為國家出生入死,沙場滾滾才能坐上大將軍的位置,但藺相如只是耍耍嘴皮子,便得以坐上宰相的位置。廉頗因著自身的情感硬是將藺相如足智多謀、能言善辯為趙國保住和氏璧的英勇事跡,說成是「耍嘴皮子」,可見其對藺相如的偏見。及後廉頗和相如的馬車在街道遇上,相如繞路而行,廉頗還洋洋自得地以為相如怕了自己。但一次和下屬的閒談中,才得悉相如一直是以國家為先,廉頗因著自身的偏見而一直忽略了相如的政績。由此可見,旁觀者能在我們迷失在主觀感情時,拉我們出來,客觀地看待事物,繼而消除偏見。
第二,認真仔細看待事情方能去除偏見。在故事中,婦人因草草看過窗戶就下了定論,犯下馬虎的毛病而做成偏見。要去除偏見,就要像女兒般「走到窗前仔細打量」。人們有時看事情時「站得太遠」,就像婦人般,傻傻的分不清到底是別人的衣服髒了,還是自己窗子不乾淨。要消除偏見,就要「走近」,方能發現事實。早前有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正正能反映出認真仔細才能消除偏見。在節目的開首製作團隊會先要求參與者¾¾一些具名望的名人或高官分享他們如何看待窮困人士。由於他們大多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之中,他們對窮人的認知只限於生活困苦、薪金低。他們的偏見建基於他們沒有認真仔細地體會過窮人的生活。但經過整個節目後,他們得以「走近」窮困的生活,認清了事實的真相並去除了以往他們對「窮」的偏見。在節目的尾聲,他們對貧窮有了新的體會,可見認真仔細看待事情才能消除偏見。
第三,要多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全貌。單靠認真仔細仍未足夠,假使我們只立在一個特定的位置,即使看得多認真,看到的始終都是事件的某一部份。但當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就能避免以偏蓋全的出現,消除偏見。現今新學制下把通識科納入必修科目,是為了培養同學多角度的思維模式。世上所發生的事何其多,假若我們未能正確地為事件作客觀的判斷,偏見便會充斥於世。只有我們以多角度思考,便能去除受立場所限而形成的盲點。要知道盲點正正是形成偏見的主因,若盲點都被看穿時,偏見自然而然就能消除了。
總的來說,消除偏見除了要借助外力,還需要自省。只有消除偏見,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