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放學的鐘聲響起了,我手持着羅老師給我的便條,來到教室的門外。
羅老師雖然沒有任教我任何科目,但她卻是我這六年來的教會導師,可惜,她最近因私人理由辭職,此舉令我的教會生活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隨着教會的發展,導師們因工作、私人理由等原因紛紛離任。團契導師由原來的九位,變成現在兩位。團友們和我對於此現象感到不滿和失望,甚至對教會所做的決定感到生氣。
好奇心驅使我問她辭職的原因。羅老師並沒有即時回應我,反而問道:「一心,對於現時團契的情況,你有甚麼感受呢?」她凝視着我,我知道她想聽到的是我的真心話,而不是經過思考後才道出的「標準答案」……
「我……其實我真的不喜歡青少年崇拜的出現,我知道隨着教會人數的增加,青少年崇拜的出現是必要的,我也很樂意當組長,可是我一直也搞不懂為什麼就是從我們團契中揀選人手去幫忙,組長如此,就連導師也一樣,現在青少年崇拜已走上軌道,相反我們自己的團契卻好像一堆散沙。沒有導師帶領的週會,沒有導師關心的日子,真的很難捱,坦白說,我覺得教會所做的一切,對於我們也太不公平了。」一向以感情為首要考慮的我,這一次,在羅老師面前,完全把這一年所經歷的感受發洩出來。「我真的很想回到從前那樣,有導師帶領週會和小組,有導師關心自己。」說罷,眼淚也開始不由自主的流下。「我討厭教會只為發展,接收新的弟兄姊妹而忽略我們。」
羅老師拍了拍我的肩頭並說:「傻孩子,這些話,你到底藏在心裏有多久了?你們的感受其實導師都懂,可是有些導師隨着工作的轉變,不能再出席團契,而我辭退的原因卻是因為你們。」
「因為我們?」我疑惑地看着她,她微微地點頭便繼續:「一直以來,你們每一個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無論看書,看電影,還是在學校帶領中一同學查經,我也掛念着你們。我辭任導師一職是想你們長大,不再依舊導師,有時候我也很想回去看看你們,看看你們所負責的週會帶領得如何,很想聽聽你們的分享,可是我必須狠心一點,不然你們只會像從前一樣的不主動,不分享。你知道為什麼有些導師要到青少年崇拜作導師嗎?難道你們真的認為他們為了接觸新朋友才放棄你們嗎?你們責備他們連關心你們的時間也獻給了一班青少年,但你們有否想過他們亦在自責為何這麼多年來,除了你和你妹妹外,再也培養不到能帶領小組的組長。我不是要責備其他團友,其實每一個導師也希望永遠陪伴着同一班團友成長,但團契中並沒有人願意承擔,所以只好由導師為你們承擔這些責任。嘗試多包容你的導師,不要只從自己角度去看事情,可能你會有更大的得著,時間不早了,讓我送一句聖經金句給你:『我們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一心,希望你會以此警戒自己,同時亦將此訊息傳達給其他團友。」
跟羅老師道別後,她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刻在我心裏。人與人相處,包容是很重要的,從前的我看待事情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最後只看到別人的不好,只會一直批評對方的改變,卻忘記了自己也有責任和問題。這件事導致很多團友和導師的關係變差,我們卻認為這些都是導師們咎由自取的,但原來我們一直處於原地,沒有進步,甚至容忍自己不斷犯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學會包容,很多不必要的爭執便能避免。同時,如果我們可以多從其他人的角度出發去看每一件事情,很多的誤會亦會消失。
無可否認,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的樑木,若果這一次並沒有和羅老師交談,我想我一直也會對導師有所誤解。從那天起,我學會了要多包容,多考慮其他人的角度。